鹽的故事:「若作和羹 爾惟鹽梅」(圖)


鹽是「百藥之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飲食中不可缺乏的調味品,具有防腐、殺菌、解毒、除汙等多種功能,被稱為「百藥之王」。。

在古代,中國古人們也早已認識到鹽的可貴,留下了「赤米白鹽」、「吳鹽勝雪」等許多關於「鹽」的美麗典故。

《尚書•說命》記載殷高宗和賢臣傅說的一段對話中,就有這樣的句子:「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若作酒醴,爾惟曲蘗;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如果要渡大河,就用你作船和槳;如果年歲大旱,就用你作霖雨……比如做甜酒,你就是釀酒的酒麯;如果做羹湯,你就是調味的鹽和梅。)

漢朝的孔安國註解道:「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鹽和梅都是烹飪必不可少的調味料,比喻國家所需的治世賢才。此後,「鹽梅相成」也被用於形容人的才能性情雖然各不相同,卻可以像調味兼用鹽、梅那樣和衷共濟。如《舊唐書•忠義傳•王義方》:「本欲水火相濟,鹽梅相成,然後庶績鹹熙,風雨交泰。」

這一段君臣對話,連用譬喻、奇異瑰麗,讀來只覺古時聖君對股肱之臣的殷殷寄望之情躍然紙上,直欲噴湧而出。想來歷朝的青衿學子研讀書經,每每看到這一段時,也不能不生出“三尺龍泉萬卷書,上天生我意何如”的淩雲豪氣,又感到“一肩擔盡古今愁”的  千鈞重任吧。

而在以基督教為信仰背景的西方文明中,《聖經》也記載了耶穌基督教導門徒時說的一句話:“Be the salt of the earth. (做這世上的鹽)” 後來,英語中“the salt of the earth”一詞,就被用以形容誠實善良者、社會的中流砥柱。

兩相對照,這種中西方文化間近乎心有靈犀的相通之處,常令我深思動容。或許橫貫時間和空間,古今中外的聖哲們皆是為教化天下蒼生而來?即便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其主旨卻始終一脈貫穿、相容相濟?

文天祥在「正氣歌」序中,講述了他被囚獄中,如何以自身正氣抵禦炎熱、疾病、汙穢等「七氣」,並在長達兩年的時間內保持身體無恙的經歷。「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回顧眼下:天網恢恢,大疫有眼。如果人人皆能為這世上的鹽,是否也可防止人心的腐化、養人間浩然正氣,從而達到防菌防疫的功效呢?

 

本文留言

作者今昭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