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爲何把史書稱爲「青史」?(圖)


「青史」、「汗青」指的都是竹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中華神傳文化能夠綿延五千年而不墜,仰賴先賢捨我其誰的使命感和語言文字的代代相傳,流芳百世、留名青史的思想在古籍中隨處可見。中國人重視精神與德行志節的傳承,縱使身體會消亡,但氣節將永存於天地,如無視利誘、不畏酷刑抗元忠臣文天祥留下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為何說是「青史」?又說是「汗青」?原來「青史」、「汗青」指的都是竹簡;其一是竹簡是選用青竹製成故曰「青史」,其二是而製作竹簡的最後一道手續是火烤使其發汗脫水以防蛀蟲,此道手續稱作「殺青」,於是乎「汗青」指的還是竹簡。

中國文字的最早是在殷商時期,利用龜甲或獸骨作為書寫文字的材料,周以後至漢晉改用簡牘和缣帛。縑帛是以白色絲帛作為書寫材料的帛書,雖然輕巧但絲綢價格昂貴,民間普及困難;秦至西漢出現較多。

文字書寫在竹片上稱作竹簡,書寫在木片上稱作木牘;不管是縑帛或簡牘都可以束之成卷,也是成語「開卷有益」之「卷」的由來,然而「縑貴而簡重」各有利弊,直至西漢以後優略不一、材質各異的紙張方才陸續出現。

本文留言

作者曉淨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