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吵架時別急著判定對錯 「同理情緒」才能增進彼此關係(組圖)


小孩看待事物的觀點都是有道理的,沒有誰對誰錯的分別。(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孩子吵架時別急著判定對錯 「同理情緒」才能增進彼此關係

文/李儀婷

●核對再核對 化解手足戰爭

面對手足爭執,反覆利用簡單的核對三步驟,
理解孩子委屈,創造巨大的「陪伴」力量。

大部分手足發生爭執時,孩子要的不是父母的介入,而是父母的聆聽。唯有聆聽,父母才能理解孩子內在的委屈和難過的感受,父母只要靠近這份感受,孩子就有了支持,手足衝突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因此在面對手足衝突時,介入的大原則是,「只要與生命沒有牴觸都是小事」,父母便不需要介入孩子的戰爭。若真的介入了,也不做裁決的法官,試著「讓問題跑一會兒」,讓自己停頓下來,藉此整頓紛亂的內在,以較好的狀態去面對紛爭。

哪家孩子不吵架?如果手足間的爭吵是無法避免的,父母何不調整看孩子爭執的目光,避免讓情緒被孩子的戰爭牽動,畢竟孩子間的吵架,也是活力的象徵。

一旦調整看待孩子衝突的「觀點」,內在就會多一份穩定,即便孩子來到父母面前尋求幫助,父母也能多一份優雅。

至於父母該如何介入手足衝突?只要反覆使用「核對三步驟」:反覆傾聽、複誦、核對。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提供)

一日,家裡兩姊妹不知道何故吵起來了。

姊妹爭執聲愈來愈大,最後妹妹幾乎崩潰尖叫著跑來找我。

我問妹妹川川:「怎麼了?」(核對)

川川:「姊姊打我,還把我的拖鞋踢走。」

我認真聆聽川川的哭訴,姊姊三三卻因我的認真而焦急了,她趕來想跟我解釋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對姊姊搖搖頭,請她等一等,讓我先好好聆聽完妹妹的悲傷,等等再回頭聽她說。

於是,川川有了一段完全不被打擾的時間,好好將事情的緣由鉅細靡遺說了一遍。

我:「你被姊姊推,鞋子也被踢遠了?」(複誦)

川川猛點頭。

我:「遇到這種事,你很難過吧?」(核對感受)

川川委屈難過的點頭,彷彿心事終於有人明白。

我:「你被姊姊推的地方,痛吧?」(核對傷口)

川川繼續點著頭。

我:「讓我看看你痛的地方在哪兒,有受傷沒有?」(核對傷口)

川川:「姊姊推的地方不痛,也沒受傷,是姊姊打我的地方比較痛,因為姊姊是用腳踢我,很痛。」(傾聽)

我:「姊姊用腳踢你?」(複誦)「讓我看看你被踢的地方。」(核對傷口)

川川捲起褲子,小腿肚果然呈現紅腫的樣貌。

我:「唉呀,腿都紅了,看起來很痛呀,難為你了。你一定沒想過會被姊姊又推又踢的吧,你應該不是故意要惹姊姊生氣,但姊姊就是對你生氣,還踢你,你一定感覺很委屈吧?」(複誦+核對感受)

我幫川川點出了她心中的想法與委屈,她因此淚流不止的猛點著頭。

藉由我的核對,川川內在的委屈與憤怒,被輕輕碰觸而化解了。不多久,她就稍稍綻放了笑容。一旁的三三卻憂慮的看著我。

我說:「你看起來心情很不好,怎麼了?」(核對感受)

三三:「媽,我覺得我踢妹妹時並沒有很大力,我不知道她的腿為什麼會這麼紅,我不是故意要踢她,是她自己站在那裡……」(傾聽)

我笑著看她:「你很緊張?很怕媽媽罵你?」(核對觀點)

三三點點頭。


孩子吵架時別急著判定對錯,「同理情緒」才能增進彼此關係。(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我想三三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川川在訴說的過程裡,我認真聆聽的舉動,讓三三感覺媽媽一旦相信妹妹的話,肯定會對她的看法產生偏頗,因而認定做錯事的是她,進而責罰她,是以她很緊張。

但是對我而言,妹妹有妹妹的觀點,姊姊也有姊姊的觀點,兩個人看待事物的觀點都是有道理的,沒有誰對誰錯的分別,我只是在孩子有情緒時,給予認真的傾聽,並且核對她們爭執的故事裡我聽不懂的地方。

三三動手推人的行為,我們透過來回的核對,達成協議,過程中沒有責罵,因此我始終貼近孩子,兩人都沒離開彼此。

愛一直跟在三三左右,因此對話過程,三三既抒發了自己的委屈,又得到媽媽的理解與支持,才能快速進入覺察的層次。原本姊妹爭吵的問題,姊姊也能自己想到處理的辦法,不再是艱困的問題。

面對手足爭執,反覆利用簡單的核對三步驟:傾聽、複誦、核對冰山各層,就能創造出巨大的「陪伴」力量。

在核對的脈絡裡,能夠使用的句子沒有上萬也有成千,因此對話只要是以「貼近」孩子為導向,而不是以「事件」為導向,大抵都會是好的對話路徑。

什麼是以貼近孩子為導向的對話?什麼又是以事件為導向的對話?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一個孩子跑步跌倒了,若以貼近孩子為導向的話語,父母會說出口的是:「還好嗎?有沒有受傷?」(關注孩子)

若是以事件為導向的對話,父母說出口的關心便會成為:「你看你,早就叫你要慢慢走,你不聽,現在跌倒了吧,活該!」(關注事件)

兩種對話,差別在於關注的事物不同,說出來的話語方向與感受也就大不相同。

生活中,處處可見以「事件」為導向的親子對話,但話語是活的,只要將「關心事件的話語」停頓三秒,轉個彎「換句話說」,以「關心孩子」為對話目標,親子間的情感也就能一點一滴建立起溝通的橋梁。
 

本文整理、節錄自李儀婷《薩提爾的親子對話》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本文留言

作者李儀婷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