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軍事無禁區 美國反恐新挑戰(圖)

 2019-11-29 08: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軍事無禁區美國反恐新挑戰
美國反恐作戰今後將面對意識形態對決,為特種部隊帶來新的挑戰。圖為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Navy Seal)。(Wikimedia)

【看中國2019年11月29日訊】有一陣子,中東地區沒有發生重大的反恐消息了。

不過,就在最近1個月,美國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出現兩項重大進展。一、10月26日,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Abu-Bakr al-Baghdadi)被美國特種部隊追殺,走投無路,最後引爆炸彈身亡。二、美軍從11月下旬起,在敘利亞東部繼續追擊伊斯蘭國殘餘勢力,可能持續幾天或幾週時間。

回馬槍

美軍的行動讓人感到意外。因為在稍早的10月初,美國開始從敘利亞北部與土耳其的邊界撤軍,川普(特朗普)(Donald)政府似乎不想再介入土耳其與庫德族的紛爭。不過,這項決定引起美國國會反彈,認為貿然撤軍,不但背棄反恐盟友庫德族,也會讓俄羅斯、伊朗與敘利亞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漁翁得利,並且增加伊斯蘭國死灰復燃的風險。

沒想到,形勢峰迴路轉。事隔20天。美國來個回馬槍,再度和庫德族民兵組織「敘利亞民主軍」(SDF)聯手,獵殺巴格達迪。不僅如此,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齊(Kenneth McKenzie)11月23日表示,美國將在敘利亞東部留守500名美軍,可望在未來幾天或幾週,「和我們的盟友敘利亞民主軍繼續沿著幼發拉底河流域,追擊伊斯蘭國的殘餘勢力。」

形勢如此翻轉。難道川普的中東政策改變了嗎?看來並不是。他還是堅持從敘利亞撤軍,但是美國的利益應該確保,包括他所宣稱的保護油田,不被他人所佔,因此有必要留守少部分美軍。至於,當地數百年打打殺殺的歷史恩怨,他不想淌這場渾水。

川普的這番說法,聽起來似乎有些隨興而不夠謹慎。但是,從美國去年10月公布新版《國家反恐戰略》的內容來看,川普的反恐戰略還是有其邏輯性,甚至帶有變革色彩。

夥伴反恐

根據新的反恐思路。戰術上,美國不需要在中東地區重兵把守,既消耗經費又徒增傷亡,美軍應該是保持彈性,根據需要而適時投入兵力,完成任務後打道回府。因此,美軍要完善聯合作戰體制,能夠快速反應,做到「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發揮關鍵致命的角色。

在戰略上,美國要加強國際夥伴的反恐能力與合作,把反恐任務更多地交給當地的利益相關者和民間團體,美國居中協調,提供必要的裝備與訓練,同時互通反恐情報,包括面部圖像、指紋圖像和眼睛虹膜辨識等生物特徵數據,以及目標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等數據,提高對恐怖份子的精準打擊。

這次美國以不到100人的特種部隊,成功獵殺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數週後,美軍與當地民兵組織若能有效打擊伊斯蘭國的殘餘勢力。如此一來,就可以證明新的反恐戰略是可行的,將會促成美國近乎20年的反恐戰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從戰術的觀點,我們來看這次美軍獵殺巴格達迪的大致經過。

獵殺行動

根據多方報導指出,獵殺行動發生在10月26日深夜11點,8架美軍直升機搭載70-80名特戰隊員,主要由美國陸軍「三角洲部隊」(Delta Force)和「游騎兵部隊」(Rangers)混編組成,從伊拉克庫德自治區某地起飛,沿途穿越土耳其與敘利亞領空,還一度進入俄軍的雷達範圍,最後飛抵敘利亞西北部,距離土耳其約4英里處的邊境小鎮巴裡沙(Barisha)。經過一陣徒步,特種部隊對一處高牆圍繞的複合式建築物發動突擊。

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齊認為,巴格達迪會躲在這個非伊斯蘭國控制下的區域,目的在避人耳目。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用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顯示,除了動用特種部隊,美軍還派出F-15戰機與MQ-9無人機轟炸目標現場。另外,還有多艘軍艦作為支援。

川普說,美國掌握巴格達迪行蹤已有「幾個星期」,但這段時間敘利亞北部情勢不穩定,加上巴格達迪生性多疑,行蹤一改再改,因此美國一直按兵不動,以免打草驚蛇。直到攻擊前的48小時,美國中央情報局綜合土耳其、敘利亞庫德族等多方情報,經過比對確認巴格達迪的具體位置,川普才下令攻擊。

麥肯齊說,川普總統選擇直升機的攻擊方案,並且開綠燈,充分授權軍方執行獵殺任務。他還說,庫德族民兵組織「敘利亞民主軍」提供的「初步情報」,對突擊行動極有幫助,因此他們是這次行動的一環。但突擊行動只有美方人員參與。事後,「敘利亞民主軍」指揮官艾布迪(Mazloum Abdi)在推特上證實,與美國進行情報合作,導致這次歷史性的成功行動。

體系作戰

川普總統也公開指出,在這次攻擊行動中,他要感謝俄羅斯、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以及敘利亞庫德族,對美國提供實質上的支持。

總體來看,獵殺巴格達迪,不僅是反恐行動,更是以「一體化聯合作戰」為基本作戰樣式,而形成的一次大體系支撐的精兵行動。表面上,派出8架直升機、70-80名特戰隊員,但是天上有衛星提供信息支援、海上有軍艦接應,陸上有美軍在周邊地區的軍事基地進行支援。攻擊行動雖是戰術性質,實際上是一場多維、立體的戰略性行動。從第一線用兵,到白宮戰情室的全面掌控。

這讓人想起2011年5月,美國擊斃蓋達組織首領本拉登(Muḥammad bin Lādin)的情景,兩者在用兵的思路上基本一致。

其中,最關鍵的是,總統的充分授權。在採取行動之前,美國中情局對本拉登的具體行蹤並未100%把握,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還是下令攻擊,賭上政治生命。這一點川普比較幸運,目標情報非常準確。為了避免外交後果,歐巴馬傾向使用B-2隱身轟炸機,對本拉登的藏身之處進行外科手術式空襲,一勞永逸。但軍方建議用直升機搭載海豹突擊隊員進入巴基斯坦境內獵殺本拉登。歐巴馬接受了,並充分授權。川普在這次行動中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川普和歐巴馬在獵殺行動中的最大差異,就是在行動前的關鍵時刻,川普向有關國家通氣,交換意見;而歐巴馬為保密起見,第一個就刪除下屬提出與巴基斯坦的合作方案,確保在絕密的情況下展開攻擊行動。難道川普不擔心消息走漏嗎?或是他更看重加強與國際夥伴之間的反恐合作。我認為,他應該是傾向後者,這在去年10月公布新版《國家反恐戰略》中,已經列為今後的反恐方針了。

東山再起?

接下來,全世界都在關注,巴格達迪死後,伊斯蘭國從此就銷聲匿跡?還是仍然以不同形式繼續存在,準備東山再起?

美國前國家反恐中心副主任麥可‧永田(Michael Nagata)說,巴格達迪的死,儘管受到歡迎,而且非常重要,但是對伊斯蘭國的領導層來說並非災難性的打擊。

2014年美軍攻擊伊斯蘭國的初期,永田曾擔任特種作戰指揮官。據他的瞭解,伊斯蘭國擁有一批年輕且經過艱苦歷練的領導人,他們正在恐怖組織的全球網路中往上攀登。巴格達迪雖然死了,伊斯蘭國也不會是一個殘缺不全的組織。他判斷,「伊斯蘭國領導層的能耐,從深度到廣度,對於一般的恐怖組織來說都是前所未有。」這種評價,讓人毛骨悚然。換言之,今後的反恐形勢不但不會因為巴格達迪的死亡而消停,反而會更為棘手。

意識形態

不僅如此。美國前中情局反恐分析師培裡茲(Aki Peritz)認為,幹掉巴格達迪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它不僅僅是一個恐怖組織,「它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因此,消滅伊斯蘭國的思想,比發動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要困難得多。

反觀美國,去年10月公布新版《國家反恐戰略》,其中一項特點就是強調意識形態的反恐。當時,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向外界強調,和上屆政府不同,新的反恐戰略確立意識形態反恐的重要性,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拓寬反恐策略的覆蓋面。

博爾頓在白宮還對記者說:「我們打擊的是恐怖主義的意識形態。我想總統很久之前就有這個看法,如果我們不認識到在進行一場意識形態的鬥爭,就無法有效應對恐怖主義的威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