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國難即將來臨,危急存亡之秋。(網絡圖片)
1949年
激流勇退 忍讓為國
元旦
今天是中華民國誕生三十八年紀念日,又是元旦,我們住在首都南京,此龍盤虎踞之地,已臨著兵火的邊緣。
早起,晨光曦微,空庭猶寂,僅市區遠處傳來爆竹聲。我之第一件事,是向父親恭賀新年。十時,侍父至紫金山謁總理陵,復至基督凱歌堂默禱。
父親近曾縝密考慮引退問題,蓋以在內外交迫的形勢之下,必須放得下,提得起,拋棄腐朽,另起爐灶,排除萬難,爭取新生。
上年十一月末起,長春、瀋陽相繼淪陷,徐蚌會戰失敗,黃伯韜將軍壯烈殉國,我軍全部撤離徐州。十二月下旬,行政院長及各政務委員,又因幣制改革失敗而總辭,全國阢隉不支。共軍除軍事威脅外,更擴大其心戰與統戰之攻勢。一般喪失鬥志的將領及寡廉無恥的官僚政客,或準備逃亡避禍,或準備靠攏投降,或傳播共黨「和談」煙幕。一般善良同胞,亦誤於共黨的欺騙宣傳,希望停戰言和,休養生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般人精神既已趨於崩潰,父親乃有引退圖新,重定革命基礎之考慮。
父親對其引退後可能發生之情勢,曾作如下之分析與判斷:
(一)共軍南下,渡江進攻京滬。
(二)共軍陳兵江北,迫李宗仁等組織聯合政府,受共黨操縱,並派兵進駐南京。
(三)暫停軍事攻勢,而用政治方法瓦解南京,然後各個宰割,不戰而佔據全國。
(四)李當政後,撤換各地方軍政要員,或由共黨加以收買,使彼等屈服投降。
(五)對父親個人極端誣衊、詆毀、誹謗、侮辱,使無立足餘地,不復能為反共救國革命領導中心。
(六)李為共軍所逼,放棄南京,以遷都廣州為名,割據兩廣,希圖自保。
(七)美國對華政策,暫取靜觀態度,停止援助。
(八〕俄帝積極援共,補充其軍費,建立其空軍,使我南方各省軍政在其威脅之下,完全崩潰,無法抵抗。
父親又對其個人之進退出處,作如下之分析:
(一)進之原因:甲、勉強支持危局,維繫統一局勢。
乙、等待國際形勢之轉變。
丙、靜觀共黨內部之變化。
(二)退之原因:甲、黨政軍積重難返,非退無法徹底整頓與改造。
乙、打破半死不活之環境。
丙、另起爐灶,重定革命基礎。
父親作此對局勢與其進退之分析,一是以國家民族利益為前提,進固為國家民族利益而奮鬥,退亦為國家民族利益而奮鬥;其奮鬥方法雖不同,而奮鬥之目標則一。故此時考慮引退,並非欲在惡劣環境之下脫卸革命的仔肩,逃避自己的責任,而是要「另起爐灶,重建革命基礎」也。
父親雖在原則上決定引退,但仍須考慮引退之技術、方式以及時間等問題。蓋引退必須出之主動,且不過於突然,否則將打擊士氣,震撼人心,更不利於國家及軍事矣。
上月二十四日,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電呈父親,主張「與共黨謀和」。李宗仁、甘介侯輩隨即宣布和平主張,提出五項要求:「(一)蔣總統下野,(二)釋放政治犯,(三)言論集會自由,(四)兩軍各自撤退三十里,(五)劃上海為自由市,政府撤退駐軍;並任命各黨派人士組織上海市聯合政府;政府與共黨代表在上海舉行和談。」彼等並公開主張,「總統下野後,由李副總統繼承大任」。上月三十日,白再發通電主和;河南省主席張軫,同日要求「總統毅然下野」。在此種威迫脅持之下,以父親生平抱負、人格及個性,無論如何,決不能接受,縱欲忍讓為國,亦不能即時引退也。
父親因一面計畫答覆白祟禧等,一面發表文告,申述政府對和平的立場與具體的方法,並謂:「個人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取決於國民之公意。」
蓋欲按既定計畫,主動引退,且暗示軍民作心理上之準備也。
元月二日
父親本日電復張軫和白崇禧電報,表示自己出處及對和平之態度,並望其齊一意志,鞏固基礎,以期可戰可和,致張軫電云:
「亥卅電悉。中之意旨,已詳見元旦文告,如共黨確能悔禍謀和,國家生存,民族生命獨有保障,則固中窹寐以求;個人進退,自非所計。惟值此千鈞一髮之際,吾人如不能熟權利害,團結意志,而先自亂步趨,則適中共黨分化之詭謀,將陷於各個擊破之慘局;須知今日之事,可和而不可降,能戰而後能和,國族之存亡繫於是,兄等自身之安危亦繫於是。中愛護袍澤,始終無間,尚望兄等深思熟察,共挽艱屯,只須吾人信心堅定,則一切困難可克服,光明之來必不遠也。」
致白崇禧電云:
「亥敬、亥全兩電均悉。中正元旦文告,諒荷閱及,披肝瀝膽而出,自問耿耿此心,可質天日。今日吾人既已傾吐精誠,重啟和平之門,假令共黨確能幡然悔禍,保全國家之命脈,顧念生民之塗炭,對當前國是,能共商合理合法之解決,則中正決無他求;即個人之進退出處,均惟全國人民與全體袍澤之公意是從。惟言和之難,卓見已詳;如何乃可化除共黨赤禍全國之野心,以達成保國保民之利,如何乃可防止共黨翻雲覆雨之陰謀,以免戰禍再起之害。想兄熟慮深籌,必已有所策劃,甚冀惠示其詳,俾資借鏡。今大計雖已昭明,而前途演變尚極微妙。望兄激勵華中軍民,持以寧靜;藉期齊一步趨,鞏固基礎然後可戰可和,乃可運用自如,而不為共黨所算,則幸矣!」
我一再誦讀這兩篇電文及元旦文告,深覺父親對國家絕對光明,值此嚴重關頭,確是革命領袖之抱負與人格的最好考驗。
四日
自和平主張父親準備引退消息傳佈之後,連日美國政府特別表示其支持我政府之策,其態度明顯,蓋為近三年來所未有。美國政府此時當已有一種感覺,一旦父親引退,群龍無首,則其在華政策將趨失敗,故突然一反過去對共黨安撫之態度也。
八日
關於父親引退問題,父親除於二日親復張軫和白崇禧電報外;本日復派張岳軍先生飛漢,對白轉達重要意旨:
「(一)余如果「引退」,對於和平,究竟有無確實把握。
「(二)余欲『引退』,必由自我主動。」
西安事變的經驗十分深刻的印在我們心中。當時父親身陷虎口,失卻一切自由,尚不為張學良、楊虎城等威力所劫持,此時豈可為一紙文書所屈服?
我政府照會美、英、法、蘇諸國,說明政府對剿共戰爭力主結束,與恢復和平之決心。希其從旁協助;但不要求其斡旋或調解,以免干涉我國內政。這就是在對內之後,復對外公開表示我政府和平之誠意。時蘇俄大使未曾參加。
中午,父親接見鄭介民次長,彼系由北平慰勞各軍將領而回京報告者。據云,北方局勢己極嚴重,天津近郊業經發生戰鬥。父親乃決定將北平各軍由空運撤至青島,以免無謂犧牲和損失。
九日
邱清泉司令官本日在戰地殉國。自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黃伯韜將軍在徐蚌會戰中殉國後,我軍節節失利,杜聿明部日來情勢更為危急。我存徐州的化學炮彈未能先期毀滅,竟以資共軍轉用之以摧毀我軍陣地,殘殺我軍官兵,殊堪痛恨!永宿間青龍集與陳官莊地區杜部,已陷入不能反攻之困難。父親接杜、邱來電後,決定在戰局絕望之時,派機接運彼等出京,不料邱司令官竟於此時殉難。
杜聿明部被擊破後,父親在日記中寫下感想道:
「杜聿明部今晨似已大半被共軍消滅,聞尚有三萬人自陳官莊西南突圍,未知能否安全出險,憂念無已。我前之所以不能為他人強逼下野者,為此杜部待援,我責未盡耳。每念不愧不怍、不憂不懼之箴語,則又天君泰然矣。」
黃紹竑由南京飛漢口,與白崇禧晤談後,即轉香港,續與共黨代表洽商和談步驟。並提出兩項具體意見:一、蔣總統下野後,一致對蔣,以防其再起。二、共黨與李代總統進行全面和平談判。
十日
今日父親派我趕至上海訪俞鴻鈞先生,希其將中央銀行現金移存臺灣,以策安全。
十一日
上午得空軍偵報,謂昨夜我軍突圍部隊,尚在包圍圈外三十里處,分路戰鬥,但本日則蹤影沓然,不知下落。父親見此敗局,當即研討蚌埠部隊南移計畫與日期,決在蚌埠、臨淮各留一個兵團,構成據點留守,掩護撤退,餘部皆陸續南撤。至北平部隊,則由空運撤至青島。
當此華北戰事節節敗退之時,在京民意代表竟於本日集會,通過所謂「呼籲和平宣言」,主張「立即放棄戰爭,就地停戰,謀取和平」。痛心之事,莫過於此!
(未完待續)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