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仔燈,子路《百里負米》。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後人有詩云:負米供旨甘,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歿,猶念舊劬勞。(圖片來源:Thyj/維基百科)
現在的社會因為資訊的快速傳播,也出現了不少親子之間因為價值體系的不同,引發更紛歧的溝通問題。尤其當我遇到許多聰明的孩子訴說著他們的心聲時,「我們其實不是那麼喜歡花那麼多時間在網路上或玩電子遊戲,實在是因為生活太無聊了。」總讓我深思他們缺少了什麼養分?導致他們對生活與生命缺乏了探索新鮮的樂趣和感受奇妙的熱忱。
回憶起自己童年的就學經驗,那時台灣小學或初中生有許多人嚮往著到深山裡找師父,有的求武,有的求道。不管功課或家庭壓力有多大,但因為有了武俠或成仙夢這個遠大的目標在心中引領著,讓他們不至於迷失在無聊或更萎靡的精神環境中。
筆者小時候讀過道教團體辦的幼稚園,下課後在緊鄰的道觀中會看到許多神仙或中國傳統文物的畫像或雕塑,那些美麗的畫像與仙境總讓我神遊其中。八仙的故事也就圍繞著生活,伴隨著我們長大。直到成年後,有一次母校附屬台大醫院的百餘年院慶活動之一,為員工與家屬在國家戲劇院邀請了明華園歌仔戲團演出「八仙過海」劇目,再次讓我們一圓小時候的神仙夢。讓我有幸在觀眾席上深思這個背後有趣的意涵。
翻開台灣歷史,在日本統治的時代,台灣人是不准研讀政治與法律相關科系的,因為統治者害怕會被推翻政權。許多台灣優秀的高中生只能選擇農業或醫藥相關的學科。因此,台大醫院的院慶會上演這齣「八仙過海」實在很有深意!這些醫學相關領域的菁英們都受過嚴格的西方科學訓練,那種強調「眼見為憑」的科學方法仍抹滅不掉這些精英們心中的信仰。他們之中有人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有人信仰耶穌的救贖,有人相信媽祖的靈驗,有人潛心修佛,也有人追求道家的真理。有趣的是,眾多的信仰在台灣一直都相安無事,講究隨緣。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錢慧安《八仙慶壽》軸。(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但凡能成仙成神者,都經過許多心性上的考驗。回想台灣在一九六零年代,中華民國政府為了維護傳統中華文化,與中國共產黨之文化大革命運動分庭抗禮,發起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其宗旨為以倫理道德為淑世之本。其最具體的行為表徵,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學校各年的班級皆以八德為名,深入學子的思想,各地的區與街道以這八德命名的處處可見。從台灣最北端基隆仁愛區忠一路,到最南端的仁愛路,都可看到八德之名。
目前珍藏於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的《初學先言養正篇》就提到北宋楊億的《楊文公家訓》中說:「童稚之學,不止記誦。養其良知良能。」先賢對於孩子的教育首在重德,可見一斑。那要如何實踐這樣的教育呢?「日記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悌、忠、信、禮、義、亷、恥等事,如黃香扇枕、陸績懷橘、叔敖陰德、子路負米之類,只如俗說,便曉此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
到了孫中山先生論著《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第六講中,特別重視:「講到中國固有的道德,中國人至今所不能忘記的,首是忠孝,次是仁愛,其次是信義,其次是和平。」後續我們將陸續說說這八德的實踐故事,以饗讀者。期盼成為親子故事時間的溫馨夥伴。
責任編輯: 淡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