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外交部如何變成了「中外關係破壞部」(圖)

 2019-07-14 08: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中共外交部如何變成了「中外關係破壞部」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大紀元資料室)

【看中國2019年7月14日訊】(法廣/FRI)許多人注意到一個現象,中國和歐美的關係數月來日趨緊張、給人的感覺似乎越來越敵對,有些觀察人士分析這與中國外交部官員的「努力」營造氣氛很有關係。他們似乎都不善於「外交辭令」,嚴重缺乏彈性,發言人語氣橫蠻,駐外使節炮彈連連,不像外交,更像在對外作戰。

中加關係的敗壞,中國外交部自有一份「功勞「。加拿大因孟晚舟事件捲入中美爭端,中國駐加大使盧沙野輪番嚴斥加拿大。香港零1發表評論指盧沙野成了「重炮手」,評論稱對比盧沙野「重錘出擊」,倒是孟晚舟的父親,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反而顯得柔性與理性,疑問:「為何外交顯然自身無法做到軟硬兼施,反而要有民間人士補上代辦?」盧沙野被指主動走上火線,指責加拿大拘捕孟晚舟是「有預謀的政治行動」,「加方此次做法讓中國人民寒心」。在中國施以報復拘捕兩名加拿大人招致渥太華聯合西方盟友譴責時,盧沙野炮轟西方雙重標準,踐踏中國法制,並且保持「白人至上主義」。發展到後來,盧沙野甚至警告加拿大當局,如果禁止華為參與加國5G建設,將會面臨「後果」,儼然是一位判官! 本來與美國立場有別,比較中和,更傾向與北京友好的加拿大特魯多政府,在中國外交使節的努力下,一天天與中國敵對起來,加方的口氣也越來越強硬。

有分析指,盧沙野如此,這與外交部長王毅「語不驚人死不休」,動輒以訓斥霸氣的語調說話有關,據說這是為了要向西方國家爭奪話語權,結果成了罵戰。舉一個也是跟加拿大有關的例子,中加兩國外長2016年6月1日舉行聯合記者會,一名加拿大女記者就香港書商失蹤事件發問如何促使中國改善人權?問題並沒有直接指向王毅,王毅則怒斥女記者 「傲慢」,他手指記者說:「你的提問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和所謂的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傲慢,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王毅反問女記者「你去過中國嗎?」「知道中國從一窮二白,幫助六億擺脫貧困嗎?」「知道中國人均8000美元的第二大經濟體嗎?」「知道中國把保護人權列入到憲法當中了嗎?」……那本來是一個展示大國形象的場合,王毅惱羞成怒,忘記了外長風度,記者會成了鬥氣會。

目前因為香港反送中事件,中英關係緊張,英國外交大臣亨特敦促北京按照『中英聯合聲明』規定行事,當記者7月3日就此提問時,中方發言人耿爽以諷刺和謾罵結合的口吻稱英方「還沉浸在昔日英國殖民者的幻想當中,還執迷於居高臨下對他國事務指手畫腳的惡習當中,仍然不知悔改,繼續信口雌黃。」

可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部長示範,外交使節爭先恐後,住瑞典大使桂從友,本來默默無聞,2018年9月,一家中國旅客深夜在斯特哥爾摩蹭店不成反遭警方趕走,反而倒打一耙指責瑞典不人道。大使本應瞭解事實,出面熄火,行中庸之道,既與這個和平美麗的北歐之國維持良好關係,又不失代其祖國關懷子民的情懷,然而大使處於戰鬥狀態,連續不斷高調接受媒體訪問,有意忽略細節,義正詞嚴譴責瑞典不講人權粗暴對待中國遊客譴責瑞典人權出了問題。記者問他曾姓遊客一家提前十幾個小時到旅店是不是有問題,桂大使竟然說:「那不就是早到幾個小時嗎?」令記者語塞,桂大使在前方作戰,外交部在北京力挺,一時中瑞關係似乎烏雲密佈。當時就有網民笑譏諷,跟瑞典扛上了,了不起。

怪發言人嗎?怪大使嗎?分析人士指這跟外交部的領導有重大關係,再往深裡看,其實跟習近平個人作風有重大關係,習近平要大家敢於鬥爭,以牙還牙,王毅迎合了習近平喜歡在國際場合表現得很強悍的嗜好,王毅的表現,頗得上意喜歡,最後提升為副國級。

據瞭解中國當代外交史的人觀察,從周恩來、陳毅、姬鵬飛、喬冠華,甚至到錢其琛,都是「外交談判老手」,「輕易不動聲色「,據指外交部開始向戰鬥部演變是從李肇星部長手上開始的。2006年2月中國外長李肇星與歐盟三駕馬車在維也納舉行會議,會後新聞發布會上,一名記者問李肇星如何看待六四問題,李肇星直斥記者是政客,教訓「記者不應該做政客」,李部長出人意料的表現,滿座皆驚。

有網民議論:「外交部在王毅主持下,成了中外關係破壞部!」這話也許說重了?但中外關係漸漸失去了和緩、談判、圓通、交流的空間,中國與歐美多國關係惡化卻是不爭的事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法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