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習近平訪問匈牙利(圖片來源:ZOLTAN MATHE/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5月12日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了歐洲行,留下了什麼痕跡?面子上很光亮,所到之處,都是皇家歡迎儀式。但是此間觀察人士分析,實質上幾乎沒有什麼突破。歐盟對中國的不信任看起來有增無減。
這是習近平自2019年以來首次訪問歐洲,法新社稱他受到了「皇室般的歡迎」。首先是在巴黎。週一在榮軍院,大張旗鼓的歡迎儀式、紅地毯和愛麗舍宮的國宴;次日,馬克龍總統專門組織了一次「私人」旅行,前往比利牛斯山的一個角落,那裡是他童年度假的地方。不期而遇的雪花、傳統舞蹈和當地禮物,這一系列活動似乎讓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很高興。
新加坡大學的分析師Ja Ian Chong則認為,「沒有值得慶祝的理由」。他評論此行,「沒有取得突破」,儘管馬克龍邀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前往巴黎,以展示他們在面對貿易緊張局勢時的共同堅定立場。至於「這是否會最終導致歐洲方面做出明確而持久的承諾,不對產能過剩和不公平競爭的指控採取任何措施」,我們拭目以待。
在禮節十足的美好氣氛下,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專程前來巴黎的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向習近平表達了歐洲的兩大擔憂,俄羅斯侵烏不僅直接關乎烏克蘭生存,也關乎歐洲的生存;中國向歐洲傾銷過剩產能直接影響歐洲工業的生存,平衡雙邊貿易至關重要。對前者,習近平否認中國與俄羅斯戰爭有任何直接與間接的關係,對後者,習近平表示中國根本不存在所謂產能過剩的問題。
習近平法國之行被外交家們形容進行了「友好和坦率的交流」,實際上,有坦率的針鋒相對,沒有真正的交流,習近平沒有意識到中國被指以某種形式資助俄羅斯戰爭以及向歐洲市場傾銷產品是一個多麼嚴重的指控。
習近平忽視了一個重要背景,他五年後重來歐洲,期間中國自身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對內,經濟增長放緩,對外,暗中支持俄羅斯戰爭激怒了西方。金融時報評論說,習近平低估了大多數歐盟國家現在將中國視為安全威脅和經濟威脅的程度。習近平眼中的「鐵桿朋友」,都是歐洲大家庭中令人頭疼的成員,向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強人示好,無助於緩解歐盟主要國家對中國領導人獨裁世界觀的擔憂。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習近平離開巴黎後對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的訪問更加重了歐洲的不信任。在貝爾格萊德,中國國家元首在停機坪上受到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熱烈的迎接,習近平慷慨地稱讚塞爾維亞與中國之間的「鐵桿友誼」。習近平此行最後一站是中國在歐盟最好的朋友匈牙利。歡迎日程包括在歐爾班總理可俯瞰多瑙河的官邸--加爾默羅會修道院舉行的閱兵儀式、盛大晚宴……習近平盛讚北京與匈牙利「肝膽相照」。
法國政治評論人士哈斯基說,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是俄羅斯的朋友中國的顧客,習近平此行把兩國與法國放在一起,藉以強化反美色彩,只能激起不信任。習近平訪法稱讚法國「特立獨行」,但他的邏輯不斷與現實發生衝突,他支持普京的俄羅斯,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打掩護,在歐洲看來,對俄羅斯的支持混淆了中國的信息,因為歐洲人將俄羅斯侵烏視為對自身存在的威脅,而北京對此難以理解。
習在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所顯示的是他沒有放棄在歐洲大陸培養某種「特殊友誼」。歐洲主要國家由此懷疑中國總在試圖通過分裂歐洲來更好地影響歐洲,歐洲對習的不信任是有充足的理由的,因為中國不能一方面宣稱與普京有「無限的友誼」而對歐洲對普京的威脅的擔心漠不關心。
武契奇和歐爾班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明顯的反西方言論、各自國家的民主倒退以及他們與歐盟疾風驟雨的關係。歐爾班在與習近平一起向新聞界發表的聲明中承認,「我們在歐洲的聲音是孤獨的」,他認為,「今天有一個新的世界秩序,它不再是單極的,而是多極的,其支柱之一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習近平沒有聽到任何批評的聲音,這與在巴黎聽到的對其貿易政策的抱怨大相逕庭。中國與匈牙利的關係已升格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成為北京最重視的關係之一。雙方簽署了大量行業合作協議:在貝爾格萊德簽署了「26項」,在布達佩斯簽署了「18項」。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安全學院院長羅裡-梅德卡夫(Rory Medcalf)對法新社分析:習近平「這次訪問幾乎沒有增強歐洲對北京的信心。尤其是習近平先生避開了柏林和布魯塞爾等主要首都,而選擇訪問與莫斯科有密切關係的貝爾格萊德和布達佩斯,而後者發出的聲音是歐洲的邊緣聲音。」
中國歐盟商會週五公布的一項有關聯的調查顯示,隨著企業尋求規避地緣政治風險並轉向東南亞和歐洲,中國作為最佳投資國的地位正在喪失。恢復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信心需要數年時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