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錢包是怎麼被掏空的?(圖)


需求不足的時候就不會有通脹,真相是這樣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6月17日訊】有位居住在阿根廷的朋友問:幾乎所有人都說需求不足的時候就不會有通脹,只有通縮,物價當然也不會上漲,真相是這樣嗎?其實,持這種觀點的經濟學家有很多,但都屬於磚家。

需求僅僅是形成通脹的因素之一,其它因素一樣可以形成通脹,甚至形成更嚴重的通脹。

今天就以這位朋友的居住地——阿根廷來闡述這個道理。

2018年阿根廷四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分別是3.6%、-4.2%、-3.5%、-6.2%,阿根廷統計局發布說折算下來全年的經濟增長率是-2.5%。至於阿根廷統計局是怎麼折算出-2.5%這個年度GDP增長率的,您就不要去較勁,因為這類國家的統計人員一般專門挑選小學沒畢業的人來擔任,算術的水平是沒有指望的。上述是以比索核算的經濟數據,如果以美元核算,阿根廷全年的GDP就從2017年的6425.5億美元下降到2018年的5185億美元,增長率是-19.3%。

這就有兩個結論:一,阿根廷的財政收入會減少。二,阿根廷人的消費能力會下降。統計數字顯示,2018年阿根廷的薪資和養老金的實際購買力下降了約20%,這個數字與以美元核算的GDP增長-19.3%相近,說明數字是基本可信的。這是非常典型的需求萎縮的表現,按經濟學磚家的觀點,阿根廷會遭遇通貨緊縮,當然不會有通脹!

可事實不是如此,阿根廷過去一些年的通脹一直都很嚴重,2018年的年通脹率更高達47.6%,「食品和飲料」漲價51.2%,「交通」漲價66.8%,燃氣及水電費的漲幅達到50%。

問題出在哪了?

必須說明,一個國家的所有商品成本組成中,原油(能源)形成的成本佔總成本的最大比例(約40%),但去年紐約原油的價格是下跌的(從60.1美元跌至45.81美元/桶),並不支持阿根廷的通脹,至於其它大宗商品的價格更無法推動阿根廷出現這麼高的通脹率。所以,阿根廷無法把黑鍋甩給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動。

既然需求因素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都不支持形成通脹,阿根廷的通脹只能是自己的貨幣推動的。

如果把一個國家看作是一間公司的話,政府所需要的費用就是成本,而阿根廷這類政府的費用成本幾乎是剛性的、甚至還需要年年增長,當經濟萎縮導致財政收入下滑、無法滿足政府的費用成本的時候怎麼辦?只能求助印鈔機。當然央行向財政支付鈔票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救助國有銀行、國有企業、購買政府債券、推動資產價格泡沫等,最低俗的辦法是央行直接把印出來的鈔票轉移支付給財政部,結果,市場中信用不足(購買力不足)的鈔票數量增長就導致貨幣不斷貶值。我們知道,貨幣是衡量所有商品的一個基準,商品與貨幣之間是秤盤與秤砣之間的關係,當秤砣越來越輕的時候,商品的價格就會上升,這就是阿根廷通脹的來源,它完全是由阿根廷比索這個越來越輕的秤砣所推動的。

當通脹不斷持續時,人們的收入就無法支撐基本的生活需求,此時就必須支取錢包中的儲蓄,最終錢包被掏空。

所以,我過去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在那些社會管理體系具有很強剛性的國家,消費需求萎縮(意味著經濟轉差、財政收入下滑)會形成通脹,而是更猛烈的通脹。這種通脹純粹是紙幣推動的,與需求毫無關係!阿根廷就是典範。

希望大家好好學點經濟學,其最大的用處就是避免被磚家矇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如松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