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面見來世之母時 即知今日為忌日(圖)

 2019-01-18 09: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面見來世之母時  即知今日為忌日
惠林寺的圆观和尚見到自己來生之母時,即知自己死期已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生天地之間,一些大的定數是不可撼動的。有些人通過一些途徑可以預知某些事情,於是竭力去阻止或設法避免與某些東西相遇,然而命運之使然,不管選擇什麼途徑,條條大道通羅馬,最終該來的還是要來的。

唐朝大歷末年,在洛陽的惠林寺中有個叫圓觀的和尚,他因為很會耕種田地,所以有很多糧食和布匹。因此他不用為生活而奔波,平時做他喜歡做的事。由此當時人們都把他叫做富和尚,但卻不知道他的來歷。他除了研究佛學之外,對音樂也很精通。

諫議大夫李源,因為原本就是官宦人家的子弟,所以他年輕時整天吃喝玩樂,沉醉於歌舞之中。他的父李憕鎮守邊關,卻被賊兵俘虜,於是李源被迫吃粗糧穿粗布衣服,落腳在惠林寺,而將其全部家產捐獻給了寺院。寺裡的和尚每天給他一份飲食,但不給他僕人使用,並且不告訴他外界的消息。

李源在寺中只跟圓觀和尚結為知心朋友。兩人經常促膝談心,從早晨能談到晚上。當時周圍的人認為他們兩個人一人清白一人渾濁,在一起不合道理。所以經常譏諷和嘲笑他倆。

就這樣過了三十年,兩人都老了。一天,兩位老人相約要同游蜀州,到青城峨嵋去訪仙求藥。圓觀想要游經長安,從斜谷出去,李源想要經過荊州,從三峽出去。他們不停地為這兩條旅途路線爭論,半年時間也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

李源說:「我已經斷絕了跟塵世的關係,怎麼能從兩朝的京城路過呢?」圓觀說:「走哪條路本來由不得個人意願的,就從三峽出去吧。」於是二人從荊江上三峽。船行到南洎時停在山腳下。

他們看見有幾個婦女,衣裙艷麗,背著水罐到江邊打水。圓觀見到她們流著淚說:「我不想到這裡,就是怕見到這幾個婦人啊。」李源驚奇地問:「我們從此峽出來,見到不少這樣的婦女,你為什麼只哭這幾個女人?」圓觀說了下面一段話,使李源驚奇無比。

「他們當中有一個姓王的孕婦,是我來世托身的處所。她懷孕三年,還沒有把孩子生下來,就是因為我沒死的緣故。今天既然見到了她,是我命有所歸,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循環輪迴。」然後又對李源說:「請您為我念誦咒語,使我快點投生。你的行船小駐幾天,把我埋葬在山下。嬰兒出生三天後,你到那家去尋訪,要是嬰兒見到你一笑,就是他認識你。十二年以後,中秋月夜,在杭州天竺寺外,是與你相見的日子。」

李源這時對這次出行很後悔,並對這件事感到極度悲哀。於是將那個婦人叫過來,告訴她做好生孩子的準備。那個婦人高興地回到家裡。不一會,婦人的親屬都到了,把魚乾和酒祭獻於江邊。圓觀沐浴後,換了一身新衣服。當晚,圓觀死了而孕婦生下了孩子。

李源過了三天去看新生的嬰兒。襁褓中的嬰兒就能認人,果然朝李源一笑。李源的淚水流了下來,把這件事詳細地告訴了王氏。於是王氏拿出很多錢來埋葬了圓觀。第二天,李源上船,返回惠林寺。事後,他向算命先生請教,才知道這件事是命中注定的。

到了第十二年的秋天八月,李源直接來到杭州,赴圓觀的約會。中秋節這天夜晚,天竺寺附近,山雨初晴,灑滿月色,他正不知道到哪裡去尋找圓觀,突然看見葛洪川畔,有牧童唱著竹枝詞,騎在牛背上敲打著牛角,紮著兩個髮髻,穿著一身短衣,一會就到了天竺寺前,原來正是圓觀。

李源向那牧童舉手遙拜說:「觀老可健康嗎?」牧童卻對李源說:「你真是有信譽的人。我與你走的道路不同,小心不要相互接近。你俗緣未盡,但願能勤奮修行。如果你勤奮修行不懶惰,我們還會很快相見。」李源因為不能同圓觀暢敘以往的友情。不由得望著圓觀流淚。

圓觀又唱起竹枝詞,一步步向前走去。山長水遠,還能聽見歌聲,歌聲深切韻律高亢,不知唱的什麼。圓觀初到寺前時唱的是:「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還有一段唱的是:「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溪山尋己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又過了三年,李源當上了諫議大夫,做官三年後死去。

責任編輯: 申思茗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