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唐風詩話:感悟陶淵明(圖)

作者:李唐風  2018-12-11 16:5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唐風詩話:感悟陶淵明
陶淵明的價值觀應是漸超離儒,而漸行於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陶公在田園,可以看作是身心修煉的一個長期過程,其詩所表現的心境可視為心旅之境,其中或有提升的進階,或有高低往復的迴圈,或有歧路茫茫的天問,或有義無反顧的抉擇,非一成不變,更難完美始終。

他的價值觀應是漸超離儒,而漸行於道。言於此,忽對「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所思:

如果宇宙相容,以時間代空間,采菊所在之東籬下,乃時間旅途之此時;悠然所見之南山,乃時間旅途之終點。對於以心尋道之人,於求索長途中能識見終點,無疑是欣喜的,而陶公見南山時的心態是「悠然」。從「悠然」兩字,我們可以大致推測出幾點:

1、沒有驚喜,沒有狂喜,而是悠然,因為他寫此詩前,早已見到南山,而且屢見不鮮。

2、沒有因所見而急迫,而加快腳步,而是悠然,因為他知道路途依然遙遠,而前途依然艱辛,猶如此前一天天、一步步所行的來時之路。

3、采菊在東籬之下,所見者為南山,可知他明確宇宙空間之上下高低,通曉所行路途之遠近方向。

4、所以身手采菊,眼見南山,而心悠然者,因眼乃心靈之窗,其心已見,可知心扉已開。既知身之所適,更知心之所獲、所藏、所往、所翔!

5、此身正於此途,而此心已達彼山,身心俱適者,非悠然無以狀之。

以上感悟,基於一個越發相信的前提:文如其人。求仁者之文,文以成仁。求道者之文,文以載道。尤其詩人之文,詩中之文采,可塑心靈之山水,集成意象之流轉,耕築心境之田園。

唐風詩話:感悟陶淵明
陶淵明生活的場景,清代陳洪壽,1650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