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何成大事者 必先「苦其心志」呢?(圖)

 2018-12-07 05: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孟子
上天要把重任降臨給某個人時,一定會先磨礪他的心志,勞累他的筋骨。(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說,上天要把重任降落到某人身上時,一定會先磨礪他的意志,勞累他的筋骨。讓他飢餓、窮困,事事不能如願,以此觸動他的心,來考驗他的忍耐力和承受能力,從而提高他未來擔當重任的能力。

只是,上天為什麼必須讓這些身負大使命的人,必須先經歷一番苦難艱辛,才能完成上天賦予的重任呢?

成大事之人 因天意而出

在中國古代,成大事的人數不勝數。而這些名留千古的人物,他們的來頭都不小,都是身負上天安排的使命來到人世間,給後人留下精神文化,也留下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著作。也就是說,這些人都是為配合天意而出現的。

商朝末年的紂王出於忌憚,就把當時84歲的周文王姬昌囚禁在羑裡城的監獄中七年,但周文王卻在監獄裡推演出後天八卦和後天六十四卦,寫下了「群經之首」《周易》。

西漢的太史令司馬遷,由於為李陵投降的事情辯解,被皇帝判死刑。但他為了著寫完《史記》,完成自己的使命,他決定忍辱苟活,「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接受宮刑這最恥辱的刑法,最終成就《史記》這一巨著,開創了紀傳體撰史的先例。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等等,這樣的人物真的是很多。古語云:「風霜孤露之境,易生奇傑;醉生夢死之地,絕少英豪。」古今中外,名留千古的人物十有八九都是出生於困苦或經歷過非常人所承受的磨難。當人們看到這些聖賢之人的故事,都會為他們的遭遇與痛苦而感到不平:為什麼他們一定要承受這些痛苦呢?往往人們都難以理解上天良苦用心的安排,而上天真正用意,大概也只有修煉人才能明白吧!

上天的用意:喚醒他的本性

鍾離權和呂洞賓有一段對話,正說出了上天如此安排的真正目的。

一天,鐘離、洞賓二仙論道:

洞賓問:「我曾聽說曠世英才,一生處境艱難,窮困潦倒,這是為何呢?」

鐘離笑著說:「你都得道千年了,難道還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洞賓說:「我知道天帝派遣文曲星下凡,創立學說,撰寫著作,是為了有益於後世。可為什麼必須要讓他陷入困境之中呢?」

鐘離嘆道:「連你們竟都不知這個道理,何況世人呢?」

「文曲雖為神仙,然而一入世俗,必然會被污染,驕氣縱生,才高自恃,貪名慕利。欲要他成器,就必須讓他身體受困,精神上承受痛苦,去掉他浮躁的東西,喚醒他的真本性。」

「曲星經歷榮辱和萬般困難,必然脫離世俗,清心寡慾,徹悟世間的道理。這個時候再去寫文章,內涵深邃,境界高遠,才足以有益於後世啊!但是很多世人會為他遭受困頓而感到不平,很難知道這種安排的真意!」

洞賓聽後,大喜道:「真是我的老師啊!」

看完鍾離的這番話,你是否明白了那些古代聖賢竟能寫出流傳千古的著作,就是在困境中洞徹出世間的道理,感悟於天地。其實,他們能夠徹悟天地宇宙的真理,就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內心。因此,古代很多名士、詩人都也是修煉中人,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的作品會達到這麼高的境界,不同凡響。

「詩仙」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流傳千古,大概每個人都聽過這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可有誰能想到他這首詩,是在剛剛躲過一場殺身大禍,被皇帝赦免後所寫的「壓卷之詩」呢?

所以有時候人生的大起大落,並不一定是壞事啊!「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提高自己對待事物的心態,樂觀豁達,可能會得到你想像不到的收穫呢?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