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大海」「偉大」到了所有的官員都非常熱愛這個「大海」(網絡圖片)
【看中国2018年11月18日讯】二○一八年十一月五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正式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的演講中說: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
習近平主席對中國經濟的這一比喻生動、有文采,氣魄也大!為習主席起草講話稿的肯定是北大中文系的博士生導師以上級別的御用文人吧?
對於習近平主席的「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的宏論,巴山老狼是非常的贊成!因為中國經濟確實能稱得上「汪洋大海」!
在中國這個「經濟汪洋大海」中,既有身家幾百、上千億元的官員及其親友們,也有日均收入不到一美元的赤貧階層;既有身家數千億與官員勾結共同致富的企業家和商人們,也有每天只能靠吃土豆為生的邊遠山區的農民;既有憑著手中權力一天就能掙個數千萬、上億的官員和官商,也有每天累死累活只能掙二十元人民幣的普通市民;既有一個人就輕易貪到無數銀子並包養一百幾十個年輕美女的大官人們,也有一輩子無錢討老婆的幾千萬光棍;既有一個人擁有數百套住房的「房祖宗」,也有連房子都租不起的打工屌絲;既有家中藏有幾噸現金的大官人們;也有看個病都掏不出一分錢只能自己鋸腿的貧民;既有公款一頓吃喝幾十萬元的大官人們,也有一日三餐都要銖鈿必較的普通平民;既有官員與公務員們住房分配不用掏一分錢,就坐擁幾百萬的房產,也有普通民眾勞累一輩子也掙不到一套房子的錢……。
只有「汪洋大海」一般的經濟,才能包容ZF與官員們對民眾的瘋狂掠奪!只有「汪洋大海」一般的經濟,才有收入反差如此巨大的「中國國情」!
中國的「經濟大海」真的非常「偉大」!
中國「經濟大海」「偉大」到了所有的官員都非常熱愛這個「大海」,所有官員跳進「大海」都能隨意撿到幾十億、幾百億銀子!在中國,只要你是官,在這「經濟大海」中想撈多少就能撈多少!村長都能在這「海」中撈到幾億元,大官人們就別提有多富了!
中國「經濟大海」「偉大」到了所有商人和企業家必須有政府高官做後盾才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中國「經濟大海」「偉大」到國企老總們個個都能靠國家資產發家成數億到幾十億的富翁!
中國「經濟大海」「偉大」到了大多數民眾都非常痛恨這個「大海」,大多數民眾在這「大海」裡面累死累活後,被掠奪到只剩下「生存權」了!
中國「經濟大海」就是能讓大小權貴們隨意撈金通吃的「汪洋大海」!是他們的「幸福之海」!
中國「經濟大海」對普通的中國民眾而言,卻是一片無邊的「苦海」!連「回頭是岸」的地方都找不著!只能在「苦海」中掙扎到死!
中國「經濟大海」中充斥著無數的卑鄙、骯髒、無恥、天良喪盡的勾當!
中國「經濟大海」上空籠罩著比大糞還臭的烏煙瘴氣!
……。
如果說中國「經濟是一片汪洋大海」,那麼中國的政治就是一道「污濁臭水陰溝」了!
在中國,你想做官嗎?有幾大途徑:
得會在上司面前撒謊後不臉紅。
得會溜須拍馬討好上司。
得向手中有「烏紗帽派發大權」的官員送銀子。送銀子的多少與獲得的烏紗帽的大小成正比關係!
得跟對上司。只要跟對一個上司,上司一升官你就會升官。如果沒跟對上司,上司一垮臺,你的前途就沒有了!
……。
在中國,你想說話嗎?對不起,你只能說官老爺喜歡聽的話。如果你說了官老爺不喜歡聽的話,官老爺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在中國,你想談國家大事嗎?對不起,你不能妄議中央!
在中國,你想批評時政嗎?對不起,先審查你的言論中有沒有那「敏感詞」!
在中國,如果你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就平安無事啦?不一定吧?如果哪一天需要對你和你的家人進行「政治審查」,搞不好,你吃飯的家什不知不覺地掉地上就撿不起來了!
在中國,十四億顆人的大腦只有一個人的大腦有權力思考,其他人的腦殼只能想想如何吃飯睡覺!
在中國,九個政黨只有一個政黨有權力執政,其他八個政黨只配做花瓶,不能、不敢對執政黨的任何腐敗進行監督!不能、不敢對執政黨的任何大政方針提出不同意見!
在中國,民眾高薪養活著佔世界官員總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員們居然不敢發出一句怨言!
在中國,所有的媒體「乾淨」得只有一個聲音:歌頌統治者!
在中國,所有的人被分成三、六、九等。就看你屬於哪一個級別!最低級別就是農民們!
……。
中國政治就是大小權貴們隨意愚民、殘民、害民的污濁「臭水溝」!
中國的政治就是「臭水溝」政治!
「臭水溝」政治永遠不會有民主選舉的「狂風驟雨」!
「臭水溝」政治永遠不會有人民自由的「風平浪靜」!
「臭水溝」政治永遠只有貪污腐敗的「污泥濁水」!
「臭水溝」政治永遠只有壓抑人性的「專制暴政」!
……。
一個經濟和政治都腐朽透頂,腐爛透頂的國家,還有什麼前途?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