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貿易戰升級在華外企受壓離開中國容易嗎?(圖)

作者:韓潔  2018-09-28 08: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蘋果公司
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在華美國企業,都受到貿易戰衝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9月28日訊】美國政府上週擴大對進口中國商品關稅的徵收,導致許多在中國的外國企業計畫將供應鏈遷至成本更為便宜的國家。但是有外媒認為,在華外企離開中國並不容易。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27日報導說,很多公司因為關稅、勞工成本上升等原因,考慮把生產線轉移到更便宜的東南亞、非洲國家。

但報導認為,對比起像越南、柬埔寨、衣索比亞這些缺乏基礎建設、較為落後的地區,中國在物流、交通運輸和工人的技術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因此在華外企想要離開中國恐怕有些困難。

美國南卡羅萊大學商務教授謝田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採訪時駁斥了上述觀點。

「很多人沒有見過,世界工廠的(中國)工人實際上是農民。他們從培訓到上崗也就幾天到最多兩個月,所以世界工廠的轉移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公司只要把工廠遷移過去就好了,電、道路等是由工廠所在地的政府來做。只要當地政府看到投資所帶來的巨大收益,他們肯定會提供基礎設施建設。」

他還補充表示,產業鏈的轉移很常見,每次都帶動了很多地區的興衰。

「比如最早二戰之後,美國、歐洲產業鏈的轉移帶動了日本的經濟起飛。之後中下游的產業鏈轉移帶來臺灣、韓國、香港的經濟起飛。這次的再轉移可能會帶來越南,甚至是朝鮮的經濟起飛。中國的製造業肯定會因此衰落下去。」

謝田告訴記者,美中貿易衝突只是引發在華公司出走的其中一個理由。

「中國執政黨通過製造通貨膨脹來從人民身上截取財富。通脹厲害、勞工成本迅速上漲。中國在產品成本上已經不佔優勢。還有污染、人權、外匯兌換限制、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等一系列的問題。讓企業認識到在中國做生意越來越難。」

中國的商業環境在逐步惡化。除了有中國政府大力支持的國企外,其他各種公司的生存空間正在不斷緊縮。財經學者吳小平早前發表的題為《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的網文,以及中國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在全國「深化民營企業民主管理研討會」上表示發表的「民營企業要堅持職工主體地位,以職工為本,讓職工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共同參與企業管理,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的言論,都引起不小的反響。

美國民間的「信息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恆青對此表示:「明擺著傳遞了兩個信號。一個是放個氣球,試探一下氣候怎麼樣。第二個比較明確的是在傳遞中央最高層的意圖。現在一直在說黨要領導一切,包括資源配置。這實際上是往回走而不是由市場決定經濟。中國不管是企業家還是其他手上有財產的人,都會感到害怕。可能一夜之間很多人來分你的財產,或者政府來搶你的財產,這也引起很多恐慌。」

李恆青認為,企業要把工廠搬往發展中國家時確實會遇到《紐約時報》所提到的困境。但他強調,其實早在一年前,在中國的外資、中小企業就已經「轉戰」東南亞地區,而這些公司「不得不走」的理由值得中國執政黨反思。

「這個『搬家』是一個戰略抉擇,但是要付出資金、人力到精力的各種代價,還有未來很多的不確定性。但在面對那麼多成本代價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家還是選擇『出走』。我覺得真正的問題出在政策上,讓大家感覺到沒有希望,而且是沒有未來會解決問題的希望。」

在全球化經濟的影響下,世界各國需要通過緊密合作以謀求生存,而從中國最近的舉動來看,似乎有關起大門依靠「自立更生」的發展趨勢。

版權所有©2006,RFA。經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許可進行再版。http://www.rfa.org。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