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奇跡!中華文物萬里遷運(下)(組圖)
中華文物萬里遷運 (看中國製圖)
接上文:歷史奇跡!中華文物萬里遷運(上)
中華文化之瑰寶,西元1933年前儲存於北京故宮,自西元1965年迄今則安置在臺北故宮,中間30餘年的歲月是文物的浩劫。在歷經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中日八年抗戰及國共內戰,能萬里遷運又毫無損毀,這可以說是歷史奇跡了。
八年抗戰 文物西遷--北路陸運7286箱
當時南京在籌備難民區,南京市長馬超俊希望將朝天宮劃入難民區範圍之內,以保護文物的安全。但因距原劃定區域太遠,且不保證日軍不侵犯難民區,於是難民區計畫之籌備人--杭立武先生,主張文物離京。國防部最高委員會張群秘書長為此電示蔣委員長,覆電核可。
杭立武先生與故宮留京人員商定水、陸二路搶運文物,車輛方面洽請國防最高委員會協助,船隻方面則向英商包租,同時還要籌措經費,調動人員。情勢緊迫,搶運人員冒著敵機空襲的危險,不分晝夜,未嘗停頓。自民國26年11月20日到12月8日(西元1937年),短短的二十天,水、陸二路竟運出文物共14571箱。幾日後南京就失陷了,當時尚有文物2900多箱來不及運出。
北路陸運文物共7286箱,以陝西省寶雞市為第一目的站。文物到寶雞後,先暫存在關帝廟與城隍廟中,打算在城外挖鑿山洞安放文物,但發現洞裡潮溼,同時軍情驟然緊張,故行政院命令故宮將文物迅運漢中。
寶雞到漢中,要翻越險峻的秦嶺山脈,需三百多車次載運,幸得西安行營的協助,解決了車輛問題。啟運時正值冬天,秦嶺大雪,路陡山滑,曲折顛簸,過程險象環生,司機及押運人員備嘗艱苦。搬運了四十八天抵達漢中,文物暫存於城內文廟及褒城縣屬的宗營鎮內祠堂和大廟,也只待了四十幾天,喘息方定,行政院又命令要文物再西遷至四川省成都市。
漢中往成都,路長565里,少了像西安行營的幫助,首當其衝是車輛和汽油供應的難題。在抗戰期間,有時就算有錢也難以解決,最後還是得到軍事委員會的協助,才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二是「蜀道古來難」,許多路段在大雨過後,路基被沖毀、橋梁被折斷,司機及助手不僅要自行修復路況,還要搭建浮橋過溪。
曾經遇上幾個沒有橋梁的渡口,須把汽車開到木船上,然後用人力把木船向上游拉一段距離後,再使船順著水勢靠向對岸,等到全部的車輛都過河了,再繼續前進,相當費時、費力。
「蜀道古來難」,文物西遷之路十分艱難。(看中國製圖)
存放在漢中的文物,自民國27年5月(西元1938年)開始運往成都,隔年5月初,重慶(戰時首都)遭敵機轟炸,行政院緊急命令存放在成都的文物,須在5月底前全部運出40里以外,以免受到轟炸。這時運到成都的文物已有5000多箱,要再運出,難題接踵而來,要去哪裡找二百輛車?要運往甚麼地方?要存放在哪裡?押運人員如何分配?都必須火速解決。
經各方商酌後,選定峨眉東門外大佛寺、西門外武廟,作為庫房。中國聯運社有新車八輛,成都到峨嵋是152公里,若無法如期運完,可以暫存在途中的彭山縣,作為轉運站。人員調配由那志良總其成,而漢中未運清的文物,直接運往峨嵋。
最終,存放在陝西省漢中市的7286箱文物,於民國28年7月11日(西元1939年)全數運到峨眉。話說當時漢中文廟的文物才運出不久,漢中被炸,文廟中彈,要是晚一步,文物將受到損失。再說四川省綿陽市附近,曾有一卡車由橋上傾覆河底,幸好河川乾涸,車上檔案文物均無損失。
八年抗戰 文物西遷──中路水運7285箱
文物西遷分三路,北路陸運要翻越秦嶺,行駛蜀道,最為艱難;中路水運則是遷運文物最多的一路,最後一批啟運是在南京淪陷的前四天。水運主要走長江水路,以湖北漢口為第一目的地,文物抵達漢口時,漢口情勢也緊張了,於是決定將文物繼續疏散後方。連同早先第二批文物2084箱,共計9369箱,西行至宜昌,待長江水漲後,續運至四川重慶。
文物抵達重慶是民國27年(西元1938年)秋季,前面在陸運時提到,民國28年5月重慶遭敵機轟炸,警報頻繁,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先生決定存成都的文物迅運峨嵋;存重慶的文物則經由宜賓轉往樂山,以樂山安谷鄉中的七個祠堂作為庫房。
重慶到宜賓的遷運如期完成;而宜賓到樂山的水路則出現大問題。這一段水路每年只有二、三個月可行駛輪船,此時待運文物集中在城內,如不能在水漲期間及時運出,萬一敵軍來襲,即不命中,也再難搶運。情況緊急,臨時工作人員又常鬧意見,整個七月只運出一船,故宮乃改派那志良前去接辦,才總算在九月中,將存宜賓的文物全數運往樂山。
樂山到安谷鄉還有一段路程,這條水路是長江上游府河與岷江的交會處,水流湍急,全靠船夫用纜繩拉曳木船逆流而行,尤其在樂山大佛前,更是危險。當時故宮的一艘木船在此處被水沖擊,纜繩斷了,捲入急流,眼看就要撞上高達十數丈的大佛而沉沒,就在這驚嚇震動中,船被安然沖上沙灘,人、船、寶均安,可說是神佛庇佑。
三路西遷的文物最終分別儲存在四川的峨嵋、樂山和巴縣。民國34年8月(西元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故宮依序將這三處的文物集中至重慶,循水路復原還都。全數抵達南京是民國36年歲末,點查當時陷京文物2900餘箱,大致完整無缺;各文物機關陸續復原,一切充滿希望。
遷臺文物分三批運輸,挑選的唯一標準是提選精品。(看中國製圖)
徐蚌戰事 文物轉運臺灣
「東山又有火光照」,中共擴大作亂,文物還京僅一年之後,又踏上流離的命途。民國37年(西元1948年)秋,徐蚌戰況(淮海戰役)緊急,首都漸受威脅,顧及文物的安全,再次有了遷運的考量。故宮常務理事多人在翁文灝理事長寓所集議,與會人員一致主張遷運到臺灣。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北平圖書館,以及外交部,各自負責遷運箱件的選擇與整理,挑選的唯一標準是提選精品。遷臺文物分三批運輸,最後一批文物在民國38年1月28日(西元1949年)下午,於南京下關碼頭裝船至三千噸的崑崙艦上。這一日正是黃曆新年,細雨霏霏,碼頭上人跡稀少,一種淒涼景象……
文物遷臺的準備時間較抗日時期從容,卻少於上次的一萬多箱,杭立武先生寫道,原因有三:(一)遷臺文物是有計畫的挑選,量雖不多,但95%的精品全運到臺灣。(二)一般人認為中共與日本不同,應不至於對文化遺產有所損壞,但誰也沒料到,他們會放任紅衛兵毀棄文物古蹟。(三)錯估中共軍力是一時暴起,難以持久,所以政府疏散,民間避難,均未及預做長遠的打算……
民國54年8月(西元196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外雙溪館竣工,中華文物安存於此,結束了自西元1933年以來漂泊的歲月。
民國5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外雙溪館竣工,中華文物安存於此。(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參見杭立武著《中華文物播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