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要讓個稅改革成為房價的又一推手
原文標題:警惕副作用!不要讓個稅改革成為房價的又一推手
個稅改革的徵求意見結束了,個人所得稅涉及每個人的利益。(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7月31日訊】最近,個稅改革的徵求意見結束了,個人所得稅涉及每個人的利益,所以大家非常的關心,據瞭解在一個月裡,徵得意見13萬條,遠高於其他的任何一部法律草案。
大家最關心的肯定還是起征點,如果不出意外,估計十有八九會調整到5000塊錢左右,應該說從3500調整到5000,實質性變化不是特別大,低收入人群因此會被免徵個稅,蒼蠅再小也是肉,這肯定是個好消息。當然很多人還是希望提高到8000甚至1萬,但是根據數據測算,累進稅率只覆蓋大約2%的人口,也就是說大概只有2800萬人會受到個稅的影響,如果要真提高到8000和1萬,那麼估計交個稅的人就更少了。所以估計5000,也就這樣了!
那麼有人說在大城市能不能提高一些,這個可能性也不大,個稅的權力不會留在地方,所以沒辦區別化對待,一個城市一個稅率,那麼反而會引發無休止的口水戰。比如北上廣深調整了,杭州武漢南京你是否也得繼續上調?所以這事沒有標準,還不如一刀切來的簡單。
其實,對於大城市的中高收入階層來說,起征點多少他們並不太擔心,因為無論怎麼提高,他們都是要交稅的,他們更關心其他的兩個話題,一個是分級稅率另外一個就是個稅抵扣。
分級稅率是指收入對少錢,所對應的相應稅率。現在是從3%-45%的7級累進稅率,在2萬元收入以下這一塊,稅負過重。而修改後的個稅,進一步擴大了3%,10%,20%的級距範圍,說白了就是讓中低收入者能夠少交點稅,比如月入1萬,原來要交745元個稅,調整後可能會下降到290元,月入25000以內的,都會少交不少錢。
而個稅抵扣就更厲害了,據說可以先減掉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然後再交個稅,這就有點像企業所得稅了,先進行支出核減,剩下的到手的錢再交稅,而不是像原來一樣直接從你的稅前收入中扣除後再給你。
之前有人抱怨,說我雖然月入2萬看起來很多,但人家是夫妻兩人都月入兩萬,而我是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都指著這2萬過日子,所以同樣繳納個稅不公平,這次就想到了這個事情,要減掉子女教育支出,這可能也能變相起到促進生育的作用,有網友甚至調侃,這就是變相的單身稅。
但如何實施確實會比較麻煩,需要各個單位,公司先統計,然後每月提交發票,之後再進行核減,還是讓居民自己拿著發票去稅務報銷呢?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如果讓公司先提交,那麼對於數千人的大公司而言,這可是相當繁重的工作。什麼票能交,什麼票不能用,如何粘貼,如何填寫申報單,估計得忙活一陣了,一般公司可能未必願意幹,甚至得為此多雇佣好多財會人員。
如果子女教育和大病醫療只是麻煩的話,住房貸款和住房租金的抵扣可能問題就更大了,之前博鰲房地產論壇的時候,聶梅生會長就提出,指望房價下降是不可能的要提高居民可支付能力,他說的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抵扣房貸利息,從而對有房貸的人實行減稅。
換個意思就是說,國家用減稅去支持大家高價買房,這跟我們房住不炒的原則完全違背,我們減稅的目的是要給老百姓減負,釋放消費,增加經濟活力,而不是讓大家都拿去炒房的,所以這個極其容易產生誤解,特別是中高收入階層,一個月要交上萬元的個稅,你這麼搞,讓他房貸抵扣,他乾脆不如多買套房子,所以這就是相當於逼著他去買房了。
很可能這個政策一出,在一些收入較高的一二線城市,會出現樓市的反彈。所以這個副作用一定要格外留神。這些人本來不缺房子,他們也不想炒房,而只是單純的想少交稅,或者說與其交稅,還不如去買房,把它變成貸款。所以這個需要再綜合考慮。
另外,房租抵個稅這個也有點雞肋,你怎麼認定租房,那肯定是要簽訂正式的租房合同,那麼也就意味著,先要交一個租房的稅,稅率是5%,按說是房東交的,但肯定會被轉嫁給租房人,而現在大家租房都是直接找房東,甚至不簽正式合同也不交稅,所以有沒有人會為了房租抵稅,而先去交一個租房的稅呢?這個就看具體賬怎麼算了,看哪個更划算。
所以,雖然個稅抵扣是個好消息,但執行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之前我們說徵稅的成本提升,從而讓徵稅變得困難,但這次剛好相反,是減稅成本巨大,你要想抵扣需要非常麻煩的一系列操作,那麼能不能把抵扣落實呢,這個非常難講,反而所有的抵扣中,最簡單的,最有可能落實的就是房貸抵扣個稅,因為這是一個持續幾十年不變的抵扣,可能只需要一次申報,以後就不需要重複操作了,而其他的東西則需要反覆申報。但問題是,房貸抵扣卻問題最大,很可能會造成一線樓市的反彈,變相的鼓勵了高收入階層去買不必要的房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