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賞櫻時節。(圖片來源:自由時報圖)
【看中國2018年7月18日訊】有不少人在觀賞櫻花的季節滿懷期待地來到日本,卻因早到幾日沒能看到櫻花滿開的妖嬈,或者是到了日本已是「櫻吹雪」後的葉櫻。這真是一大憾事。因此,看櫻花絕對不能隨興而來,一定要做足功課才行。下面的有關「賞櫻」常識,也許會使你的「賞櫻」之旅更有情趣。
關注櫻花前線
在訂機票前,記得一定要先查詢好旅行目的地的櫻花前線情報。日本有很多櫻花開花期與滿開期預測的網站。櫻花前線預測通常於每年1月底或2月初開始,持續根據每年天氣不同來進行預測,而且隨著開花時間的接近,發表的預報內容也會不斷更新。建議遊客在越接近開花時日,越要持續追蹤最新消息!
櫻花開花順序由南到北,越往南開花越早。沖繩的櫻花季節於1月下旬左右開始,是日本最早綻放櫻花的地方,一路到四國、關東、關西、東北,最後是北海道,大約在5月初開花。
賞櫻小常識
日本的櫻花共有600多種,「染井吉野櫻」約佔日本櫻花數量的80%,氣象局的櫻花前線的「櫻」就是它。其實從2月到6月,不同種類的櫻花,有不同的開花時間,只要抓對時間找對地點,絕對不怕賞不到櫻!以下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櫻花的代表品種以及開花順序。
河津櫻:其實在日本冬末,就有許多櫻花爭先恐後的搶先預告春天的來臨。其中最有名的早開櫻就是「河津櫻」。每年1月下旬到3月中旬開花的「河津櫻」,擁有比「吉野櫻」稍濃的美麗桃粉色花瓣,加上約1個月滿開的長花期,讓「河津櫻」所開之處成為近年來人氣高漲的賞櫻勝地。觀賞河津櫻的名勝是東京都舊中川沿岸的一整排美麗的「河津櫻」,而且還能看到近在眼前的晴空塔。東京都「代代木公園」,也是個適合於觀賞櫻花的景點,公園內也種有早開的「河津櫻」與其他種類花卉,從二月底開始就陸續有花可賞。
八重櫻:所謂的「八重」,指的是花瓣枚數超過五枚以上的品種,像前面提到的「染井吉野櫻」,就是花瓣不超過五枚,為「一重」櫻。「八重櫻」的花期比「染井吉野櫻」稍晚。觀賞八重櫻的名勝是「東京都濱離宮恩賜庭園」和「茨城縣八重櫻祭典」。
垂柳櫻:生長在河堤邊如柳樹般隨春風飄揚的粉色「垂柳櫻」,宛如山水畫一般詩情畫意。「垂柳櫻」也是櫻花界的長壽「樹」,樹齡可達300年左右,更有像日本三大櫻之一的「三春滝桜」這樣樹齡超過1,000年的名木存在!「垂柳櫻」花期比「染井吉野櫻」稍早,約在3月下旬∼4月中旬。觀賞垂柳櫻的名勝是東京都的「六義園」和「小石川後樂園」。
染井吉野櫻:身為櫻花前線預測指標的「染井吉野櫻」,可說是最受歡迎的櫻花品種。但為什麼「染井吉野櫻」能從眾多櫻花中脫穎而出呢?因為它易種植,生長速度快,花朵又比其他品種稍大,開花時更顯眼美麗,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廣泛種植,成為今天日本最常見的櫻花。花期就如櫻花前線預測圖一般,從3月下旬由南往北盛開,滿開時的美麗風景可說是看過便永生難忘!
別當「失禮」遊客
櫻花綻放時節,自然吸引世界各地的旅人前來玩賞。在日本,「賞櫻」已是約定俗成的全民活動,每到櫻花時節都會相偕前往賞花,真可謂是「茫茫人潮片片花海」。當然我們作為不遠千里「飛」來「賞櫻」遊客,一定要先來瞭解一下日本民族的「賞櫻」禮儀,讓自己能夠真正融入和體味賞櫻的樂趣。
綻放的櫻花雖然美麗,但可千萬不要用手觸摸或是折下一枝帶回家,更不可爬上樹拍攝,拉扯樹枝或人造「櫻吹雪」來自拍。據瞭解如果櫻花遭受到損毀就有可能被判處3年刑期或者罰款30萬日元。
櫻花滿開時期,遊人非常多,那麼日本人是怎樣選擇「賞櫻」場地的呢?
日本人也有「霸位」文化。但是非常有禮貌的日本人賞櫻「霸位」都有不成文規則:就是不能人少霸大地,要按人數帶合適大小的地墊。塑膠地墊會阻礙樹根呼吸,所以都會準備透氣的布或帆布。另外還會避免踐踏或坐在樹根上,因為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樹根,造成櫻樹乾枯。
如果很多人一起賞花,肯定會產生很多飲食垃圾。如果大家把垃圾一起扔到垃圾箱裡,後果你一定想像得到。因此作為「賞櫻」的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則,就是自己的垃圾自己帶回家,他們絕不會讓垃圾污染了美麗的櫻季。
在公共場所,日本人大多會保持安靜,這已成為公共道德之一。賞櫻亦是如此,雖然沒有「必須小聲說話」這樣的規定,但是吵吵鬧鬧,依然會影響他人聆聽春風花語,所以我們也要「入鄉隨俗」,輕聲細語吧!
櫻花精神
櫻花,被譽為日本的「國花」。不僅是因為它的妖嬈嫵媚,更重要的是它在輝煌的燦爛後隨即凋謝的「壯烈」。因為櫻花的花期很短,通常只有一週時間,即所謂的「櫻花七日」。而凋謝常常在一日一夜之間全部散落,而不是慢慢地凋零枯萎。日本人很欣賞櫻花這種壯烈的性格。因此,櫻花精神也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櫻花的這種凋謝之美,對武士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恐怕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精髓。
看過櫻花的人都知道,一朵櫻花微不足道,但滿開的一樹櫻花、一座櫻林,就會消人魂魄、傾國傾城,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亦是如此,它不推崇獨立、自由,因為個體的力量是渺小的,它推崇的是協調、合作,集體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責任編輯: 申思茗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