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和財政部兩大金融部門卻起爭端。(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7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在國內外不利因素的衝擊下,中國經濟形勢堪憂,金融數據顯示,社會融資規模正加劇萎縮。從中國央行的表態來看,貨幣政策已經轉向為寬鬆,中國放鬆了去槓桿的努力。此時中國央行和財政部兩大金融部門卻起爭端,官員發文互相指責對方。
中國央行和財政部的矛盾由來已久
中國是經濟體中宏觀槓桿率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按照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2017年末中國宏觀槓桿率水平已達到255.7%,超過很多發達經濟體。去槓桿應該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是日前中國央行貨幣委員會第二季度例會表態,政策重點已經不再是貨幣中性而是寬鬆。
7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主要數據。上半年GDP實際增長6.8%,比去年同期低0.1個百分點,數據看上去並不差。但仔細推敲,可以發現從投資、消費到工業增加值,實體經濟均出現了放緩的跡象。
與此同時,在去槓桿、金融嚴監管下,資金鏈持續緊張,違約事件頻發,甚至部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出現了一些風險事件。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形勢不明,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超過了多數政府官員、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在年初時候的預期。
但現在,中國金融和財政兩大部門卻起爭端。央行和財政部的官員發文互相指責對方,這種行文方式和態度,結合當前整個政經形勢,整個中國財稅金融體系,恐怕正在面臨一次根本性的巨變。
過去多年,金融系統、財政系統和外匯系統等多部門、多機構都在從不同角度參與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長期以來同時存在分管和共管的權力之爭。
以2018年第一起金融大案為例,2018年4月17日,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被調查。在賴小民掌舵中國華融的這9年,中國華融已經成為規模超過萬億的金融集團。
1999年,中國國務院組建了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和處置工商銀行所剝離的4077億元,涉及7萬多戶企業的不良資產。隨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改制,成為中國華融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為258億元人民幣,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
可見,中國華融是財政部絕對控股的金融企業。但是,在實際管理中,並不由財政部管理。中國華融的高級管理人員均來自央行、國有銀行。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在微博上就指出,「就事論事,就目前經濟狀況,央行不願放水也不能再放水,財政部不願出錢也出不了錢。最後還需要領導統籌吧,但這已經反映了部委層面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態度。」
中國央行和財政部之爭的事件回顧
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7月15日撰文表示,「目前,多個現象表明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夠積極,甚至是緊縮的。財政政策近年來做了很多事情,從文件本身寫得都挺好,但是近期市場上對財政政策的詬病也比較多。」
並且徐忠寫道,「中國的財政透明度很不夠,不要說人大代表看不懂財政報表,我也看不懂。沒有有效的信息披露,事實上監督制衡無法實現。」
即使按照一些財政專家所測算的,實際的赤字率可能達到3%,那也不是積極的。因為對地方債務控制後,總的財政政策不可能積極。「用我一位同事的話講,沒有赤字增加的積極財政政策就是耍流氓。」徐忠說。
7月16,有中國財政部官員化名青尺發文表示,財政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和支柱,「思考財政問題,一定要站在國家的高度而不能是部門的立場。在當前形勢下,財政政策大有可為,要真正發揮逆週期宏觀調控職能。」
並且諷刺央行沒能管理好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在地方債亂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著‘共謀’或‘從犯’的角色。地方政府不規範舉債的各類形式、各個環節,幾乎都有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參與,其包裝操作之複雜,遠超出基層財政部門的工作水平。」
該文章還指責央行稱,「金融市場產生了大批「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扭曲了市場定價,擠佔了投向實體經濟的金融資源」;「只要中央政府沒有窮到打白條挂賬的地步,質疑中央財政沒有真正掏錢,這種說法是很不專業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