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持續老化,對安老需求增加。不過有香港老人表示,自己寧願獨居終老。(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7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香港65歲以上長者人口約116萬,人口持續老化,對安老需求增加。不過有香港老人表示,自己寧願獨居終老,也不想入住私營的安老院舍。
安老配套不足 獨居老人創新高
香港安老配套長期存在不足問題,根據統計數字,香港去年有6259名長者在輪候期間離世,人數創過去5年新高。至今年5月,仍有3.8萬名長者正在輪候政府資助宿位,其中政府津貼補助及合約院舍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7個月。2016年的中期人口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有長者的家庭住戶數目為約26萬戶,其中近60%是獨居長者,獨居長者數字在10年間上升到約15戶,上升率高達54.3%。這些長者缺乏親人照顧,獨居往往有一定的危險,尤其在遇到緊急需要醫療的情況時。
很多人會問,等不到公家的宿位,為何不去私營的安老院舍?
事實上,香港的私營安老院舍缺乏監管、問題頻生,除了居住環境惡劣外,過去也多次傳出虐待老人的事件。香港的老人間經常流傳一句話,就是「寧願獨居終老,也千萬不要去私營安老院,去了就淒涼。」
香港私營安老院一角,老人睡在只有矮木板圍住的狹小空間。(圖片來源:社署資訊網)
院舍券被批將安老責任市場化
港府多年來推行的協助安老政策,包括房署長者屋、公營及資助安老院等,但因為人口持續老化,需求增加,政府近年開始推行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計劃,目標對象為在中央輪候冊中,身體機能被評為「中度缺損」的長者,而香港所有甲一級標準的安老院舍,皆可申請成為認可服務機構。
有關政策推出後,就被批評是將安老的責任市場化、商品化,長者未必能夠真正受惠。港府原定2015年9月推行院舍券試驗計劃,但隨即發生大埔劍橋護老院涉嫌虐老事件,令人質疑私營安老院的服務素質以及港府監管能力。其後2016年3月,該計劃再度實施,不過9月將計劃範圍擴大至所有甲一級安老院後,監管系統再度失守,有安老院被揭露在立法會選舉期間,疑向長者派「掌心雷」為建制派造票。
有正在輪候政府資助宿位的老人表示,自己行動不便、「周身病痛」,需要使用氧氣機,「政府寄了幾次信來讓我申請院舍券,我都不要」,坦言對私營院舍沒有信心,「裡面很多東西都是假象」。
私營安老院素質參差,曾多次傳出虐老事件,令老人沒有信心入住。(圖片來源:社署資訊網)
有被定罪院舍易名後再經營
《蘋果日報》近日發現,有甲一級標準的私營安老院舍,在2016年因提供虛假資料被定罪,其後易名繼續經營,並繼續參加港府的院舍券計劃,幕後的高層及老闆仍是同一批人。該院舍一個宿位本來收費為1.4萬港元一個月,長者持港府發行的1.2萬港元院舍券入住,卻須額外支付5800元,變相加價超過30%。
安老事務委員會委託港大進行的研究指出,港府推行院舍券採用「能者多付」原則,共分8級,完全依賴綜合援助的長者,則可獲批全額面值約1.2萬元。研究批評,院舍券將令安老服務市場化,導致服務價格上升,令基層的長者更難以有容身之所;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亦批評,目前法例存在漏洞,認為港府應該儘快修例,拒絕容許公司作為安老院持牌人。
香港某安老院的活動空間。(圖片來源:社署資訊網)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