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雷滾滾 危機大前夜 務請各自珍重(圖)

作者:賈也  2018-05-20 08: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天雷滾滾危機大前夜務請各自珍重
天雷滾滾,願君善自珍重(公有領域 Pixabay)

【看中國2018年5月20日訊】5月伊始,500強企業盾安集團驚爆450億元債務,A股上市公司,也是哀鴻遍野,頻頻出現債券違約潮,還有企業家、創業者,因為債務危機不堪重負,被逼上絕路。

氣候轉熱,而經濟凜冬將至,然而,最看不懂的是,中國的樓市卻異常火爆!又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1、債務違約

1月25日,35歲的茅侃侃心灰意冷,在北京的家裡開煤氣自殺。他是80後的創業明星,由於所領導的萬家電競常年虧損,一直拿不到融資,工資發不出,電費付不起,房租交不了,最後物業還對辦公場所斷電。迫於壓力,身負兩千萬債務的他,很顯然已經走投無路,最後選擇一死了之。

1月30日,大名鼎鼎的浙江金盾集團近百億元債務爆雷,董事長周建燦墜樓自殺的故事,更是讓人唏噓不已。至於周建燦跳樓的原因,眾說紛紜,按金盾官方說法是死於抑鬱症,但更多人都說他是被「企業資金鏈斷裂逼死」的。

民營經濟相當發達的浙江,現如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寒氣逼人。1月金盾爆雷後,5月盾安又現債務風險預警,出現450億流動性危機......於是,浙江省掀起了一場「拯救盾安」的大行動。

最近又有消息稱:南風股份董事長楊子善失聯。這是一個珠三角的企業。楊子善他擁有加拿大永久居留權的,很可能步賈躍亭的後塵,卷款潛逃他國了。

日前更有消息傳出,天津國資委實控的天津最大的國有房企天房集團驚爆1800億負債,接近2000億的債務猶如一顆隨時能爆的地雷,一旦爆發將炸傷大半個中國金融圈,可以說非常危險了。

筆者列舉以上幾個企業都有標桿性意義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都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而這一系列的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說明如今的企業確實越來越難做。

內資如此,外資也是如此。就像外商投資的樂天,雖受部署薩德的影響,也受到中國民眾的抵制,但一直強調堅決不退出中國市場的。然而市場最好的試金石,現在樂天已完成「大甩賣」,成功從中國大撤退了。

從李嘉誠的跑路到樂天的撤退,再到各企業頻頻爆出資金鏈斷裂,足以說明要想到中國掙錢已大不容易了!

因此,中國企業無限的擴張的同時,債務風險是進一步加劇,已進入「死循環」之中,當無法承兌自己債務時,也就只有以下幾種辦法:

一是借新還舊,輸血續命;

二是設法將債務轉嫁,找人接盤;

三是前兩種辦法都用盡,最後還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違約!

不得不說,現在已經進入債務違約潮,如同天雷滾滾而來,在才過去三分之一的2018年,國內已經有20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公司包括四川煤炭、大連機床、丹東港、億陽集團、中城建、神霧環保、富貴鳥、春和集團、中安消、凱迪生態等10餘家,涉及金額合計超過130億元。

說白了,一個個哥們都還不上錢了,也只能採取「違約」的辦法,當然這也沒有辦法的辦法!

中國經濟發展氣勢如虹,發展到現在如同強弩之末,而且積累了諸多問題,這是無法迴避的。一般而言,房地產越熱,說經濟越危險。可以這麼說,目前的經濟形勢比起2008年至2010年那個時期更為嚴峻!當然,那個時期同樣是房價上漲過快的,製造業和房地產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不妨再細細分析一下其中原由。

2、路徑依賴症

過去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出口、投資)當中主要是「出口」、「投資」發力,「消費」一直都不行,畢竟大多數中國人尚處於溫飽線上。大家都窮怕了,有錢都想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那時人都很謹慎,也很實幹,從不寅吃卯糧,那時的中國還是高儲蓄國家。

2001年中國加入WTO,受益於「出口」的快速增長,我們享受到了10多年的經濟增長紅利期,而在2008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國內貿易基數過大,增速開始放緩。

為了對沖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2008年中國出臺了著名的「4萬億計畫」,從那時起「投資」接過了「出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

「投資」一般可以劃分為兩大部門:一是政府投資(主要是地方政府),主要是基建(鐵路、公路、機場等);二是社會投資(主要是企業和個人),企業又包括國企和民企,國企主要集中在過剩產能行業,比如鋼鐵、煤炭、有色、水泥等領域;民企有一部分是在產能過剩領域,另有一部分在服務行業,缺點是勞動力過於密集。

既然「出口」有臨界點的,那麼「投資」更有臨界點了,畢竟出口面對的全球,而投資則更多面對是全國,範圍相對要狹窄得多。

「投資」好比一個人吃飯有一定的飯量,並不能無限止地吃下去,吃下去也不可能長成大象的體型,弄不好還可能帶來不適,引起各種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想想,中國變身為「基建狂魔」,該建的房子都建好了,該修的路都修好,這時候無故去追加「投資」,結果就是產生過剩,造成資源的莫大浪費!

所以,到了2016年國家就要「去庫存」、「去產能」了,這說明政府看到過剩的巨大風險。當然,還包括「去槓桿」,說明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都是向銀行借的錢,也就是揹負著巨大的債務。

但是搞了一下,發現處理這個「過剩」相當的棘手。「投資」是越來越不能達到原先的預期效益了,而風險卻一直在無限放大。如果不繼續印鈔,那麼政府和企業就沒錢投資,經濟增長就放緩,地方政府和企業就更加無力償還前期銀行的貸款,結果只有兩個:要麼企業破產,要麼銀行壞賬,反正錢是要打水漂的!

但這兩個結果,都萬萬不能接受的,如果允許企業破產,那麼大量的人員就會失業,社會就不安定了;如果都成為銀行壞賬,那麼就會引發系統性風險!

這就騎虎難下了,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只有繼續印鈔,開閘放水,於是,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過量的貨幣由於沒有更好的投資去向,只能湧向房地產領域:企業大量囤地,搶的企業多了,自然麵粉比麵包貴了,這次爆雷的浙江盾安集團也囤了不少地的,只不過在重慶、青島、瀋陽等地。除了企業囤地,另外民眾就開始囤房,因為大家都知道貨幣超發必然的結果就是錢越來越不值得,讓資產保值、增值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購置不動產!

於是,在地王頻出、搶房如潮的局面下,特別是持房成本基本等於零的前提下,房價便如脫韁之馬,瘋狂上漲,呈衝天之勢。

北上深一線城市漲到七八萬乃至十萬,杭州、成都、廈門等二線城市漲三四萬,當然,這股勢頭遠未剎住!

其實,細細分析,這裡面有一個債務大轉移的過程。

3、債務大轉移

從中國加入WTO經濟快速騰飛這個階段,其實有很明顯的軌跡的:

從2001年到2008年,經濟增長動力是「企業部門」,製造業最火,「出口」唱主角;

從2009年到2016年,經濟增長動力是「政府部門」,鐵公基最火,「投資」唱主角;

從2017年到現在,經濟增長動力是「居民部門」,房地產過火,大家全民炒房了。但這個階段,根本不能說是「消費」唱主角的。

相反,炒房因為涉及巨額資金,透支居民未來二三十年的消費能力,只會無情地扼殺「消費」的,這軌跡說明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越走越崎嶇了。

也就是這個軌跡說明:中國經濟為保證高速增長,先是企業吃不消,接不住盤,於是政府先期托了托盤,通過印鈔來啟動「投資」,但慢慢地失去了效果,政府發現自己也托不往了,於是就讓居民來接......當然,這幾個階段都會積累龐大的「債務」,先是「企業債務」,再是「政府債務」,目前就是龐大「居民債務」了。

而中國的內債就是由這三部分組成:即企業債務、政府債務、居民債務。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各種債務的增長速度則更快,就目前階段而言,現在漲得最快的就是「居民債務」了。2007年末中國的住戶貸款餘額是5.07萬億,2017年末則上升到了50.5萬億,擴大到10年前的10倍。

更為可怕的是,居民債務還在無限放大。畢竟現在炒房還處於熱火朝天的狀態。

比如地標杭州,雙休日恰逢一商住兩用的樓盤開盤,好多外地車將整個馬路都變成了停車場,害得筆者我無路可走。而地標西部的成都,7萬人搶千套房,買房隊伍綿延了幾公里。

其實,這就典型的擊鼓傳花,債臺高筑先從「企業」開始,再到「政府」手中,最後落到了「居民」。而「居民」恰恰最後一環,畢竟高債務最終還是需要老百姓來承擔。

這三個債務主體,作為政府因為掌握著土地資源,可以賺取土地出讓金,同時又有房產交易等稅收收入,政府債務壓力相對減輕了不少。而居民和企業的債務,甚至包括房地產企業,卻已經筑到了最高點。

中國也從「高儲蓄國家」淪為「高債務國家」。至於中國債務總量到底是多少?國際機構和國內金融機構公布的數據看(不包含影子銀行、表外資產),目前中國債務的總量早已超過200萬億,有些機構的數量估測則是更高,說是無限接近300萬億了。

既然是債務,那麼就要對應利息的,200萬億按照平均年化利率5%算,一年的利息總量大約10萬億。年GDP淨增量大約6萬億,所以,合計每年需要最少大概16-17萬億貨幣淨增量,才能保持債務基本不破裂!

中國目前M2總量約170萬億,增長10%淨增量約17萬億,如果小於10%,就會出現債務破裂,然而M2在修改了計算規則,加入了貨幣基金之後,仍然數據相當難看的。特別是現在金融「去槓桿」,增長已跌至8.2%,必然會有企業債務先期破裂的!

這就是目前很多企業出現債務違約的最根本的原因!

債務一直做大,並且一直在轉移,說明中國經濟嚴重地「脫實入虛」,大家都玩起了錢生錢的資本遊戲,這恰恰預示著中國已進入危機大前夜。

4、危機大前夜

很顯然,最先爆雷的是企業。

畢竟中國企業,在量化貨幣寬鬆的利好之下,債務卻是一直積累。它積累的時間自然是最長。

企業一直跟投政府,搞什麼所謂的產業轉型升級、所謂的多元化經營等等,還有就是重點投入政府引導的產業。其實,這些產業是不是未來有效需求,都是嚴重打問號的。但大家都是一哄而上,原因就想套取國家補貼。

可以這麼說,在有效需求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的大環境下,企業強行加槓桿,一直想著做大做強,把自己做成巨無霸,而不是做精做細的,做成行業標桿。

就像去年3月,盾安集團還以5.5億多的價格競購華創風能,引起行業轟動。一個民營企業以底價2.2倍的價格競購了一家連年虧損的國營企業,究竟意欲何為?各種猜測、疑問也是紛至沓來。

然而,市場是無比殘酷的,面對國內國際市場的雙重萎縮,企業盲目追求規模,往往以借新債還舊債式的,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所以說,中國很多巨型企業往往是徒具其形的,只不過是個殼子罷了,作為泥足巨人,早就陷入泥淖之中,不能自拔。因此,一旦金融去槓桿,資金鏈一斷裂的話,那麼無異於自我引爆,無人可救的!

如果只是一兩個大的企業出現債務危機,地方政府因為被陪綁,畢竟背後有著幾萬十幾萬乃幾十萬人的生計問題,那麼會主動出手相救的,但萬一接二連三,企業債務成為普通現象,那麼政府也是無計可施,也只能讓企業破產,最終讓銀行承擔壞賬的,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再所難免。

一般而言,最先爆雷的是企業債務,但最慘還不是企業。畢竟目前良好的政商環境,資本家的操作還有政治庇護的,各個地方政府會試圖出手相救的。

而最慘的應該是居民債務了,畢竟這個涉及的人太多,而大量的居民債務又集中在房地產,一旦樓市泡沫破裂,那麼根本就沒法可救的!然而,到最後往往是最瘋狂的,這叫「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

現在是什麼時候了?想想10年前,也就是2008年,萬丈潮水湧來,眼看要有滅頂之災了,政府通過貨幣超發來蓄水,於是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也包括廣大民從,無不抱著博傻心理,紛紛加入到這場蓄水大業中來。蓄到現在,蓄了10年了,加上以前蓄的,已蓄起滔天之勢能,想必「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名言還能依稀記起,希望這裡面最後沒有你!

目前就好的辦法,就是等國家先排排雷再說,先觀望一下,不要輕易去踩雷了,以免將自己置於險境!

結語

氣候轉熱,而經濟凜冬將至,在非常時期,自然充滿喧囂和騷動,務請大家各自珍重!

責任編輯: 華啟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