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父母稱為「叛逆」的孩子最喜歡說「反正」這兩個字。(圖片來源:Pixabay)
01 一個故事
朋友給我講過一段她早年做心理諮詢的故事。
一個媽媽帶兒子來做心理諮詢,原因是「孩子太叛逆,說什麼都不聽」。那時很多父母還有一個觀念,孩子不聽話,絕對是孩子的問題。他們找諮詢師的原因也不是真想解決問題,而是希望多一個「權威」幫他們「馴服」孩子。兩人見到諮詢師以後,媽媽說了很多話,孩子一言不發,眼睛就盯著地板。
聽媽媽說完,諮詢師說:我已經大致瞭解情況了,現在我可以單獨和孩子談談嗎?
朋友回憶說,那次諮詢的很多細節她記不太清,但有一個細節,她記得特別清楚。
每當談到母親,孩子就會說:反正我說什麼她都不聽。反正什麼都是我的錯。反正她覺得我什麼都不好。
孩子的這幾句話一直記在她心裏,尤其是那3個「反正」。
後來她做諮詢的時候會特別留意「反正」這兩個字。她發現,那些被父母稱為「叛逆」的孩子最喜歡說這兩個字。
此外,在衝突很多的家庭中,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常常說這兩個字。
02 心理分析
「反正」到底代表一種什麼心理?
「反正」的出現,代表期待別人做一些事,卻得不到的經驗。
人們會在期待落空時感覺到難過,感覺到傷害。有過這種經歷的人,為了不讓自己再受傷,不再感到難過,會逐漸放棄自己的期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對自己「期待」的那個人,說「反正」。這不是一種對抗,反而是一種求助,希望對方能幫助自己減少傷害。
當然沒有一個父母能夠隨時隨地滿足孩子的期待。但如果孩子經常說這句話,父母就應該去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為什麼孩子對我有這些期待?是否在過往經歷中,他曾被滿足過,但現在父母卻不再這麼做了;又或者他在和別的孩子對比中,發現別的孩子父母會滿足孩子這種期待,但自己的父母卻不會。這種對比,讓他心裏有落差。
為了不讓自己那麼難過,他乾脆就不斷用「反正」這個詞降低自己未來的期待,保護自己不要受到太多傷害。
當一個人常常用這個詞和父母溝通的時候,也預示著,他會漸漸減少和父母的交流。
因為人會漸漸在心理上疏遠那些總讓自己「失望」的人,總是讓自己受傷的人。
而父母卻會錯誤以為,孩子開始「叛逆」了。
03 如何解決
如果孩子總是對父母說這兩個字,父母應該怎麼辦?
很簡單,將這句話的潛台詞翻譯出來。
「反正你不會」的潛台詞就是「我期待你會」。
「反正你不會聽我說」的潛台詞就是我期待你會聽我說。
「反正你覺得我不如別人」的潛台詞就是我期待你能覺得我比別人好。
「反正什麼都是我的錯」的潛台詞就是我期待你可以不要覺得什麼都是我的錯。
……
應對「反正」的第一步,是看到「反正」背後的期待。
感受說「反正」這句話的人,內心失望的感覺,以及未來害怕受到傷害的恐懼。
如果你把它理解為「叛逆」,你和孩子未來溝通會很難進行下去。
第二步該做什麼?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自己看到了他的期待。
當孩子說「反正你不會聽我說時」,可以告訴他:我知道你一直希望我好好聽你說話,聽聽你的觀點和想法。過去是我忽略了,現在我會坐下來好好聽你說。
父母也不可能滿足孩子每一個期待,而孩子的期待也未必全合理。不管能不能滿足,都要讓對方知道我明白你對我有什麼期待。
父母可以對孩子說:
我知道你希望我做……我現在做不到/我不能答應你。因為……
即便做不到,如果對方知道你其實明白他心裏的期待,他就會得到一份安慰,即便期待滿足不了,也未必就會感到受傷。
因為人害怕的是關係中的一方「看不到」自己,而不是對方是否能時時刻刻「滿足」自己。
04 如果你是常常對一個人說「反正」的人呢?
你該怎樣去看待自己這個行為?
如果你常對一個人說「反正」,那說明你對這個人有很多期待,可也知道他不會去滿足。這可能預示著你們的關係已經出現了障礙。
你的這些期待是如何出現的呢?
是你看到別的人都會這麼做,而對方卻不願意做;還是對方曾經滿足過你,但是現在卻不願再滿足了?
你明確表達過自己的期待、而對方也非常清楚你的期待嗎?
有些人以為對方什麼都知道,但實際上對方可能一無所知。
你的期待合理嗎?是在對方能力範圍之內的期待嗎?
如果對方沒有能力實現你的期待,他很可能無法給予回應。
你要好好分析一下自己期待和「反正」形成得原因。
最後還要說一點:「期待」永遠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遙控器。
如果什麼事情都期待別人去完成,去滿足,你的人生就被別人操控了。
如果一個人總是頻繁的在生活中運用到「反正」這個詞,也需要考慮是否應該收回一部分「期待」,將這些期待留給自己去實現。
這樣你在所有關係中,就會少很多失望,多很多主動性。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