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PI與PPI仍存剪刀差 通脹傳導壓力增加
【看中國2018年1月11日訊】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0日發布2017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其中CPI同比上漲1.8%,連續9個月維持「1時代」。PPI同比上漲4.9%,增速創2016年12月以來新低。
非食品價格影響CPI走勢
從數據來看,2017年CPI走勢與以往有所不同,非食品價格影響明顯。
中國國家統計局解讀稱,CPI同比增速方面,2017年12月非食品價格上漲2.4%,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93個百分點。其中,醫療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分別上漲6.6%、2.8%和2.1%,合計影響CPI上漲1.37個百分點,佔非食品價格上漲影響程度的七成以上。
從全年情況來看,2017年全年,CPI漲幅比上年的2.0%回落了0.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主要受豬肉和鮮菜價格下降較多影響。非食品價格上漲2.3%,漲幅比上年擴大0.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1.7%,服務價格上漲3.0%。
高基數推動PPI回落
2017年12月PPI同比增速回落,除受生產資料價格因素影響外,同時也受到2016年12月高基數影響。
PPI同比增速方面,2017年12月生產資料價格上漲6.4%,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5%,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2月上漲18.5%,回落5.4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2月上漲10.1%,回落4.3個百分點;煤炭開採和洗選業,12月上漲4.7%,回落3.9個百分點。
但同時,燃氣生產和供應業,12月上漲6.4%,擴大2.9個百分點。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2月也上漲12.4%,比上月擴大2.5個百分點。
從全年情況來看,2017年全年,PPI由上年下降1.4%轉為上漲6.3%,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的下降態勢。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8.3%,影響PPI上漲約6.13個百分點。梳理顯示,漲幅較大的行業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分別上漲29.0%、28.2%和27.9%。相比而言,生活資料價格僅上漲0.7%,影響PPI上漲約0.17個百分點。
中泰證券齊晟研報早前判斷,2017年12月PPI同比增速在高基數影響下或現回落,以煤炭價格指數和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走勢為例,12月生產資料的價格雖高,但2016年同期也處於高位狀態,特別是橡膠類產品的同比增幅為-42.2%。綜上考慮,受高基數的影響,12月PPI將回落。
華泰宏觀點評數據稱,相比前值,採掘業環比漲幅回落,但原材料和加工業環比漲幅上行,顯示出漲價向中下游傳導較為順暢。2017全年PPI同比增速均值為+6.3%,相對2016全年均值+0.5%上行幅度較大,預計2018年PPI中樞將有所回調,漲幅相對溫和。
通脹傳導壓力再現
2017年四季度以來,包括大消費行業在內,多個領域頻繁提價,這已成為2018年通脹預期的重要支撐。
東吳證券王楊研報認為,隨著產能出清的進行,中下游企業市場集中度提升,企業議價能力的提升正在從上游向中下游發生,這點從中游製造業PPI的變動趨勢可以得到驗證。
王楊報告分析,微觀數據上看,基於成本端壓力,近期十年未漲價的三大國產啤酒巨頭集體提價,多家定制家居企業發布漲價通知,玻纖企業密集發布調價函,這些現象也在表明供給端成本傳導驅動下中下遊行業提價趨勢逐漸顯性化。
國泰君安研報判斷,2018年在油價、食品價格帶動下通脹預期再起。短期看,大消費行業在CPI上行期間直接受益於價格提升,零售行業的超市、農業的肉禽玉米、食品飲料的大眾消費品、旅遊的酒店等子版塊最為受益。
申萬宏源李慧勇研報也分析,油價的持續上漲;中國國內主要工業品的價格上漲;白酒、啤酒、航空等一系列行業的提價;近來大範圍的雨雪天氣推升的農產品價格等,共同推升了市場的通脹預期。
華泰宏觀就認為,在中性預期下,2018年PPI與CPI的剪刀差將明顯縮窄,將有利於成本上漲向下遊行業轉嫁、有助於中遊行業的盈利進一步改善,工業企業的盈利改善持續性仍然較強。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對於通脹傳導疑慮未消。Wind1月9日綜合機構分析就顯示,市場對於通脹傳導預期較弱,且多數機構維持2018年全年弱通脹的預期。
中金公司就認為,通脹是一個貨幣現象,而這一輪金融去槓桿和金融防風險下,貨幣增速和貨幣流通速度都明顯放緩,從費雪公式的原理來看,難以看到全面性或者大範圍的通脹壓力上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