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8年1月11日讯】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发布2017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1.8%,连续9个月维持“1时代”。PPI同比上涨4.9%,增速创2016年12月以来新低。
非食品价格影响CPI走势
从数据来看,2017年CPI走势与以往有所不同,非食品价格影响明显。
中国国家统计局解读称,CPI同比增速方面,2017年12月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9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6.6%、2.8%和2.1%,合计影响CPI上涨1.37个百分点,占非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程度的七成以上。
从全年情况来看,2017年全年,CPI涨幅比上年的2.0%回落了0.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受猪肉和鲜菜价格下降较多影响。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3.0%。
高基数推动PPI回落
2017年12月PPI同比增速回落,除受生产资料价格因素影响外,同时也受到2016年12月高基数影响。
PPI同比增速方面,2017年12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4%,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5%,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2月上涨18.5%,回落5.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2月上涨10.1%,回落4.3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2月上涨4.7%,回落3.9个百分点。
但同时,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2月上涨6.4%,扩大2.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月也上涨12.4%,比上月扩大2.5个百分点。
从全年情况来看,2017年全年,PPI由上年下降1.4%转为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3%,影响PPI上涨约6.13个百分点。梳理显示,涨幅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上涨29.0%、28.2%和27.9%。相比而言,生活资料价格仅上涨0.7%,影响P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中泰证券齐晟研报早前判断,2017年12月PPI同比增速在高基数影响下或现回落,以煤炭价格指数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走势为例,12月生产资料的价格虽高,但2016年同期也处于高位状态,特别是橡胶类产品的同比增幅为-42.2%。综上考虑,受高基数的影响,12月PPI将回落。
华泰宏观点评数据称,相比前值,采掘业环比涨幅回落,但原材料和加工业环比涨幅上行,显示出涨价向中下游传导较为顺畅。2017全年PPI同比增速均值为+6.3%,相对2016全年均值+0.5%上行幅度较大,预计2018年PPI中枢将有所回调,涨幅相对温和。
通胀传导压力再现
2017年四季度以来,包括大消费行业在内,多个领域频繁提价,这已成为2018年通胀预期的重要支撑。
东吴证券王杨研报认为,随着产能出清的进行,中下游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企业议价能力的提升正在从上游向中下游发生,这点从中游制造业PPI的变动趋势可以得到验证。
王杨报告分析,微观数据上看,基于成本端压力,近期十年未涨价的三大国产啤酒巨头集体提价,多家定制家居企业发布涨价通知,玻纤企业密集发布调价函,这些现象也在表明供给端成本传导驱动下中下游行业提价趋势逐渐显性化。
国泰君安研报判断,2018年在油价、食品价格带动下通胀预期再起。短期看,大消费行业在CPI上行期间直接受益于价格提升,零售行业的超市、农业的肉禽玉米、食品饮料的大众消费品、旅游的酒店等子版块最为受益。
申万宏源李慧勇研报也分析,油价的持续上涨;中国国内主要工业品的价格上涨;白酒、啤酒、航空等一系列行业的提价;近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推升的农产品价格等,共同推升了市场的通胀预期。
华泰宏观就认为,在中性预期下,2018年PPI与CPI的剪刀差将明显缩窄,将有利于成本上涨向下游行业转嫁、有助于中游行业的盈利进一步改善,工业企业的盈利改善持续性仍然较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于通胀传导疑虑未消。Wind1月9日综合机构分析就显示,市场对于通胀传导预期较弱,且多数机构维持2018年全年弱通胀的预期。
中金公司就认为,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而这一轮金融去杠杆和金融防风险下,货币增速和货币流通速度都明显放缓,从费雪公式的原理来看,难以看到全面性或者大范围的通胀压力上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