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乃是受命於天,哪一個朝代的人為什麼來到中原開朝立代都是天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老子講:「治大國如烹小鮮。」蓋因以道治國,重在善化人心,別無其他苛政可言。心中有道之人,一言一行皆是道,功高德厚為聖人,人們無不受其教化,永受人民推崇愛戴。古時聖王,如堯舜禹湯無不修道,勤勞刻苦,善待百姓,方能順天應人,治理邦國。這就是王道,也就是中華文化的傳統。
當然,歷史在推進的過程當中,不同的朝代大抵上都未背離這個王道的傳統。而王道乃是受命於天,哪一個朝代的人為什麼來到中原開朝立代都是天意,而不是人世的道理所能完全看清的。
當然,人群越來越多,文化越來越豐富,人道的思想便開始盛行。當有些人的心性不符合於道了,治國者也就不能把百姓放任不管,於是一個組織化的政府體系便出現了,根據禮樂人文思想的治道也就開始了。周代的人心還能遵守禮,基本上分封的邦國與王室間還是以禮來對待。後來禮樂崩壞,百家學說興起,呈現一種紛亂之局,而道依然隱在其中,未曾斷絕。
漢代以後,王道依然未變,以儒家為主的士大夫基本上建立了一個協助天子治國的政府體系,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制、選舉考試官吏到民生食貨等所有治道,無不是奠定在為人民幸福、國泰民安的基礎上。這時皇帝仍行王道和行治道的士大夫官吏彼此在一種傳統性的責任政治下,互相配合。皇帝若是失去王道,倒行逆施,便會失去人心,也就成了逆天叛道的昏君,很快地便會有其他稟承天命的人取而代之。
當然人心一不行,所有的制度也都會顯出不足之處,根本上還是人心漸漸失道所致。明清兩代,士大夫的地位基本上已被削弱,皇權較盛,這時統治者基本上已經開始以權術治國,漸漸失道。但基本上皇帝還是上懼天命、下恤百姓,歷史傳統與士大夫的直筆與清議還是有很大的制衡作用。
近百年來,全世界的傳統文明都深受現代科技文明的影響,物競天擇的進化論被接受了,唯物論、實證論、無神論成為顯學、西方政治的理論滲進中國的王道思想。末法之時逆天叛道的現象紛紛出現,或許也是一種天意。前代的中國知識份子紛紛在為民族尋找出路,希望能挽狂瀾於既倒,使中華的道統能夠延續下去,真正為世人帶來和平與幸福。
無論如何,這都是因為人心已經不行了,任何禮樂教化、良法美意都無法約束人心。所以,人間無道,人無正念,才是不幸的根本原因。而人們不知向道,卻陷在空虛的理論與意識形態當中,不知生命的意義,也不知從根本著手,使人間的百道復興。
所以,聰明的人應該要懂得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回歸正道,切莫讓無道的狂流捲走了正念啊!
責任編輯: 輕描淡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