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GDP有助於減債,無效GDP有助於增債。(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7年12月10日訊】投資推動的經濟增長有用還是沒用,究竟應該如何看,這是個問題。
在GDP計算中,有一個最難解釋的現象,就是社會財富沒有增加,但GDP的數字反倒會上升。最著名的一個案例,是某地發生了一輛車撞死了一頭豬的事故,養豬者得到了更高的補償;保險公司要做理賠;汽修廠要修理汽車,產生修理費;駕車者如果受傷醫院可能要產生醫療費,這些都會增加GDP。但實際上,這樣一個過程中,社會財富是耗損狀態的。還有一個中國常用的故事,就是一撥人挖坑,另外一撥人埋坑,同樣也是能產生GDP,這都是真的,對於GDP這個數字本身來說,也是正確的。問題就一個,這樣的GDP,不是有效GDP!
GDP歸根結底是一種生產活動,這種生產活動有用沒用,就決定了這個GDP是否是「有效GDP」。事實上,在我們的生產活動中,以沒有用的投資,推動著沒有用的GDP,這樣的現象和例子有很多。
比如中國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由,大力發展風電,風電投資增加很快,由於巨大投資的拉動,中國現在已經成為風力發電規模增長最快的市場。問題是,中國80%以上的風能資源分布在「三北」地區,用電的地方則是東南沿海,也就是中國的風能資源遠離負荷中心地區,但它卻在爆炸性的增長。
結果呢?
出現了一個大問題,很多地方投資了,安裝了,但又放棄了風電,設備擺在那裡閑置。2016年,全中國棄風電量497億千瓦時,甘肅、新疆、吉林、內蒙古地區的棄風尤其嚴重,棄風率分別高達43%、38%、30%、21%。與德國和美國德克薩斯州相比,已經出現了量級上的差別。以甘肅為例,2015年,甘肅電力裝機約為4531萬千瓦,最大用電負荷僅為1300萬千瓦,裝機容量是用電負荷的3.49倍,電力極其富余。而甘肅在新能源方面,繼續增大投資,新增的能源裝機高達1784萬千瓦,其中風電就有1202萬千瓦,僅僅是這一塊就超過最大負荷484萬千瓦。一方面是用不了這麼多的電,另外一方面是大干快上,繼續追加大量的投資出現大規模的棄風絲毫不足為奇。
很顯然,這樣的狀況一定會影響企業,根據有關統計,截止2015年上半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739家,其中81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企業虧損金額為5.67億元。更糟糕的是投資方面的損失,中國在風電領域的投資,2011年是890億,2012年是607億,2013年是631億,2014年是993億,到了2015年已經衝破1000億大關,達到了1159億。實際是越虧越干,風電的棄風率越高越干,完全是無效投資,導致的是無效的GDP,增加的是債務。按照這樣的條件計算,僅僅是從2011年至2015年,按照棄風率的中位數30%計算,就有1284億的投資「放空」了,有很大的可能性導致或有債務。如果從2007年開始計算,再擠掉點水分,估計整體上風電的投資,可能有高達2000億以上的風電投資處於「放空而無效」的狀態,並且可能導致債務的發生。
這樣的投資當然是無效的,但在目前的體制下,可能又是無法避免的。投資不能有效拉動GDP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投資在事實上的計畫性體制。中國的風電發展,從投資到項目,都是原有計畫體系下的產物,都要經過批准,都要走一個形式上的過場。其實,不僅僅是風電,其他重要投資也有同樣的問題,都有「計畫經濟」的陰影籠罩,效率都不是很高,過度投資、無效投資的現象時有可見。所以,有效GDP這個概念很重要,因為無效投資推動的無效GDP越大,有效GDP就越低,債務增加的速度就越快,債務的規模就越大。所以有效GDP有助於減債,無效GDP有助於增債,這是非同小可的大事。從風電發展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思路日漸沒落,投資增長與經濟增長日漸脫節的一個很大原因,就在於投資並沒有帶來「有效GDP」,投資轉移到了債務領域。因此這樣的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也是一定要宏觀經濟付出慘重代價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何雲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