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漂亮50和Nifty Fifty根本不是一回事

【看中國2017年11月1日訊】資本市場在如火熱情中,諸多重要的事情,統統被忽略了。雖然已近深秋,但資本市場明顯還在享受盛夏的果實。

美國、中國香港、內地資本市場齊頭併進,紛紛創出新高。今年資本市場最大的特點是企業盈利明顯改善,半年度企業財報將近3300家上市公司,扣除金融行業,營收增長26%,利潤大幅增長37%。

目前,三季度企業財報還在陸續披露,在半年報的基礎上,就算增長略有下降,但是今年整體交出一份20%以上增長的成績單,大概率是沒有問題的。

20%以上的業績增長意味著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要牢牢盯緊企業?因為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你能獲得的長期回報率,其實就是企業的增長率。企業業績增長,轉換視角,就是投資者的回報率,所以,你說它重要不重要?

今年,包括上證50,中證100等在內的指數,不計算股息分紅,單純看指數回報率,目前都在20%以上,這基本就是今年企業的業績增長幅度,因此,你並不能簡單指責指數持續上漲就是泡沫。評判的關鍵依據,應該是資本市場表現是否和業績相匹配一致。

首先,說到上證50,這是今年市場最大的明星,也是上個禮拜資本市場人氣最旺的指數。大家給它起了親切的外號:漂亮50,以此向美國歷史上創造過巨額財富的漂亮50(Nifty Fifty)致敬。

但是,請大家注意,這二者其實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也不具備相互的可比性。他們唯一的相同點在於,僅僅都是一個包含50家公司的群體而已。

當年六七十年代美國的漂亮50,包含柯達、可口可樂、麥當勞等公司,在五六十年之前,這批公司處在青壯年時代,是成長性最好的一批公司。而我們今天的上證50,是各個行業已經進入穩定發展階段的巨型公司。因此二者即使都叫漂亮50,但是一個群體是穩定型公司,另一個群體是成長型公司,他們的增長率不同,發展階段也不同,也不具備相互對標的基礎,這一點需要做出說明。

其次,想和大家重點談幾份財報。茅台上週公布了60%爆髮式增長的一份財報,市場感嘆:無敵是多麼的寂寞。然而市場可能有意識的忽略了這60%其中的具體構成:

1.茅台在去年三季報,預收賬款大幅增長,也就是經銷商打款,但是企業並沒有發貨。而這份遲到的發貨,本應屬於去年的業績,但在今年才確認收入,體現為了今年的業績。

2.在總產能有限的情況下,今年擴產,是否擠佔了明年和後年的產能,這一點有待進一步觀察。

另外,上週平安銀行、建設銀行等公司披露財報。財報顯示了2-3%左右的利潤增長。市場認為,和茅台們相比,銀行這點增長等於沒有增長,因此反響相當冷漠。

對於銀行來講,市場之所以給了一個白菜地板價的估值水平,就是因為它的主要矛盾在於資產質量和不良貸款的不確定。因此,銀行這個行業的關注重點和主要矛盾,投資者應該緊緊盯牢的是不良貸款率水平,是不是能夠進一步下降,而不是銀行利潤又增長了多少。對於去槓桿和縮表大背景下的銀行業來講,大背景已經決定了在目前階段,增長,不重要。

數據顯示,平安銀行、建設銀行,三季度企業財報相比半年度,不良率進一步下降(平安從1.76%降至1.75%,建行從1.51%降至1.50%)。

同時,建行還大幅提高了撥備覆蓋率(160%升至163%),銀行業資產質量和經營穩健性有望進一步提升,但還需要從其他銀行陸續的披露中得以進一步對行業情況做出確認。

最後,再提示一點,市場在熱情如火中,忽略了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創出了3.8%的新高,利率的上行,是階段性因素,還是趨勢性因素,投資者對此不可輕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許樹澤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