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行們突然都要造車了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月21日訊】似乎一夜之間,各大科技公司紛紛宣布要擼起袖子、親自下場造車,新能源車搶灘登陸的陣地上,迎來了歷史性的諾曼底登陸。
這就有意思了,隔行如隔山,為什麼外行們突然都要造車了呢?
第一,是因為需求的拐點到了。去年中國電動車的滲透率是8%,但是一線城市達到了20%,就是說賣10臺裡2臺是電動的。
科技行業有個非常神奇的規律,一個科技產品,從發燒友的小眾玩具,到大眾市場的普遍需求,中間有一條巨大的鴻溝。鴻溝左邊的人,是極客、發燒友、技術宅,搞小圈子;而鴻溝右邊的人,對鴻溝另一邊的事看不懂、不理解、不感冒。
但是,一旦滲透率能快速突破10-20%,就意味著這道鴻溝有可能跨了過去,兩撥人可能會抱團匯合,形成一種真正的生活方式改變和社會進步。
所以,現在看數據,基本上確認,拐點有可能到了。為什麼偏偏這個時候到了?因為中國工廠剛好建完產能釋放,特斯拉藉助強大的中國供應鏈和中國製造,得以迅速降低成本,完成了開荒期的市場培育。以上這是第一點,叫做需求拐點。
第二點,是巨大的激勵效應。特斯拉現在是8300億美元市值,也就是5.3萬億人民幣,這什麼概念?從來沒有一家汽車公司來到這種天文數字的市值規模,它一家公司的市值,幾乎快要趕上全球所有汽車公司的總和。也因此,馬斯克身家2100億美元,成為當下全球首富。
在這種巨大激勵面前,電動車到底有多大前景甚至都不重要了,它能給背後的股東和CEO本人帶來的巨大回報。這種激勵效應,就會吸引無數外行,前仆後繼的扎進來造車,不管車有沒有,但是市值在漲,馬上看的到。這種資本市場短期的、毫不費力的反饋和回報,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每個人各有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激勵效應,必然會引發從未有過的激烈競爭和商業戰爭。
那麼這事未來會怎麼發展呢?我們想分享三個大家很少會談到的要點。
第一,手機是輕資產,手機廠商沒人自己開廠生產手機,統統都是代工。但是電動車,依靠代工,將來無法滿足產能。所以電動車這門生意的模式,要比手機重的多。
資產重,大家都知道。但是資產重對投資和生意意味著什麼,很少有人講透。舉例,世界最大的手機公司蘋果,生意的回報率是40%(ROE);而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豐田,重資產回報率只有10%。
假如他倆都是一年賺10塊錢利潤,那麼汽車公司需要投入100塊錢的資本(10/10%);而手機公司只需要投入25塊錢的資本(10/40%)。
所以,獲得同樣的利潤、賺一模一樣多的錢,但是重資產公司需要投入的資本數量是輕資產模式的足足4倍!
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這意味著重資產生意如果想要利潤增長,就需要把賺來的錢全部投出去不斷的燒錢,才能滿足昂貴的、持續不斷的現金需求。
而更有趣的點在於,這部分花出去的錢,叫做資本開支,它寫入現金流量表但是卻不計入利潤表,所以它是一個隱藏的、被大眾忽視的成本。賬面上永遠會看到利潤特別漂亮持續高增長,但是股東的口袋裡卻永遠沒錢。
所以,電動車能不能成為好生意,取決於它是不是真的能像造手機一樣甩鍋,把重資產外包出去。而目前來看,一家車廠想完全靠代工,自己不投資工廠輕鬆就賺到大錢,似乎很難。
第二點容易被忽略的差異和不同,是手機行業和汽車行業的集中度不一樣。手機廠全球就那麼幾家,掰著指頭就能數出來,但是全球的汽車廠,經歷過百年那麼多次洗牌,品牌還是多到根本數不清。所以汽車這個生意,從競爭的格局上就和手機不同,它不是手機那樣贏家通吃的生意。
第三點更有意思,是曹德旺先生提出的降價效應。因為電動車是科技產品,符合摩爾定律,成本快速下降後,會倒逼燃油車降價。可是燃油車主,一部分是貸款購買。如果你足夠敏感就會馬上意識到,這是金融市場中常見的危機結構:足夠高的槓桿+漲跌波動的資產價格=爆倉的風險。
最後總結,電動車是個新生事物,它似乎充滿前景和機會,但也伴隨著競爭和挑戰。它和手機相似,但是二者卻有很多不同。所謂智慧,恰恰是能合理分辨,事物之間的相似和不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