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車流量低於預測 被轟貨不對辦(圖)


香港政府調低港珠澳大橋通車流量預測,被批經濟效益貨不對辦。(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17年9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目前已耗資1123億元的港珠澳大橋,仍未知能否於今年年底通車,但日前香港政府已經率先調低大橋汽車流量預測,被立法會議員批評大橋效益貨不對辦。

《香港01》報導,港珠澳大橋通車日期尚未有確切公布,政府在日前向立法會提交的補充文件中,罕有地明言大橋開通初期車流量將比2008年所做的研究報告預測為低,但無交代最新預測的數字,只表示預計車流量會隨著口岸開通後「逐步增長」,且同樣沒有交代增長數字。2008年運房局向立法會提交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指出,港珠澳大橋開通初期,每日車流量估計達到9200到14000架次。政府在這次報告中則指,由於近期香港「跨境旅客增長速度有所下降」,因此預計車流量將會比預測降低。

《蘋果日報》報導,政府一直聲稱港珠澳大橋能夠在今年年底通車,但有關文件中最新說法則變為「有待粵港澳三地政府磋商,將向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持的『跨部委』及『港珠澳大橋中央專責小組』匯報後再作決定」。

有關說法引起立法會議員不滿。立法會議員朱凱迪指出,政府近年多項大型基建,包括港珠澳大橋及高鐵,在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時所承諾的經濟效益,到最後全都「貨不對辦」。「政府必須問責,公布大橋通車的最新估算流量數字,並檢討過往計算方法是否出錯,避免再有類似事件發生。」

港珠澳大橋從一開始預計造價381億人民幣(約合445.8億港元),當中香港僅需承擔70億人民幣(約合82億港元),然而大橋至今香港政府已經耗用1123億港元,工程延期超過2年。大橋工程從開始到現在醜聞不斷,包括人工島被多次發現移位、工程物料造假、工程負責人及官員貪污頻生、工傷意外不斷等。大橋工程至2017年3月各項工程事故已經釀成10人死亡、逾600人受傷,至今仍有傷亡工人及親屬未有獲得應有賠償,而政府亦被批刻意隱瞞工程承辦商違法的細節,被香港媒體形容為「血淚大橋」。

本文留言

作者鐘靈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