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張兆和整理沈從文遺稿 為何說理解了他?(圖)

 2017-09-25 17: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他們是並不被人看好的「門不當戶不對」的「師生戀」,但他的執著最終打動了她。兩個人的一生有過深情,有過糾結,也有過迷離,但不管怎樣,他們還是牽手走完了一生。他們是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從文,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湘西人,近而立之年終於在朋友的推薦下進入中國公學當了一名講師。那時的他生活困頓,僅能維持自足。而張兆和,家庭富足,長相甜美,剛進入中國公學,嚮往著未來美好的生活。

沒有人知道當時的沈從文是怎樣一眼便選定了一生的伴侶,但當張兆和從他面前走過時,必定在他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四年堅持打動了張兆和芳心 沈從文喝到了愛情的甜酒

從此,沈從文的一封封情書便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起初的張兆和不勝其煩,甚至把狀告到了校長胡適那裡。胡適的勸說並沒有使張兆和回心轉意,但沈從文如磐石般的決心卻最終融化了張兆和心中的堅冰。

「『萑葦』是易折的,『磐石』是難動的,我的生命等於『萑葦』,愛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

四年的堅韌最終贏得了芳心,沈從文這個鄉下人終於喝到了「愛情」這杯甜酒。(沈從文曾說:「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然而,婚後的生活並未如之前想像得那麼甜美,沈從文似乎永遠沉浸在想像中的文學世界裡,而張兆和更需要能夠支撐現實生活的柴米油鹽。不管多麼純潔濃烈的愛情,一旦遇上了「生活」這個詞,便頓時變得索然無味。

生活習慣的巨大差異,以及婚姻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慢慢消磨掉了曾經的美好。沈從文選擇繼續在書信中尋找往日的愛戀,而張兆和好不容易被融化的心卻再也泛不起任何波瀾。

磕磕絆絆中,沈從文提前離開了這個他曾經熱愛的世界和深愛的人。而張兆和在整理沈從文的遺作過程中,才真正通過文字看到了沈從文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對他的影響,也正是這些文字,才讓張兆和了解到沈從文木訥的外表下不為人知的生活歷程,以及不足為外人道的情感。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其實,這樣的理解和懂得怎麼能算晚呢?理解需要一個過程,但任何懂得都不會晚!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