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蔣介石的晚年生活是何面貌?一探究竟!(圖)

 2017-07-01 00: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台灣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
台灣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據台灣吳一舟在《蔣介石行誼》一書中所云:蔣介石在大陸時期工作、生活非常有規律。下面是一張蔣工作、日常生活進程表:

每天6時起床(冬日在7時左右),絕不晚起,起床後靜坐片刻,做健身運動約數分鐘,即開始工作。他首先檢查昨日所做的工作是否完畢,一面計畫今天要做的事。待計畫擇定後,在平時就先記日記(有的書講每晚寫日記,如果晚間來不及寫,第二天早晨補寫),寫畢就讀書。要是在戰時,即與前方將領通電話,聽取情況,並指示機宜。讀完書即開始辦事,此時所辦之事大都是重要的計畫方案或緊急重要文稿、手令等。

8時左右開始進早餐,飯後入書室閱覽當天報紙所載重要消息,接著續辦緊急賓客或有緊要公事。9時離官邸赴辦公室處理政要。平時都在此時接見重要賓客或有緊要事件請示的各級首腦。10時左右會客,會客後或出席會議或向部下訓話,批閱公文,到12時左右才回官邸。有時在回官邸車中翻閱公文或考慮政務、翻閱報紙等。

12時半進午餐,此時多邊吃邊看電文。如果發給前線將領電,都是他親擬稿交發,以免經過參謀秘書擬簽呈核判行校對等手續,耽誤時間。飯後小睡約半小時或靜坐休息。3時起又開始看公文,研究各方面送來的電報,閑時則看書報。4時起又開始會客,此時所見多為普通客人,少則一二十人,多則三四十人,每人談話時間,以三五分鐘為限,故會談內容極簡單扼要,如客人少公文不多,便在五六時許,偕夫人到郊外散步,藉以考察民情與市政建設、軍風紀等。

下午7時半左右進晚餐,飯後大都在8時以後與中央各部會首腦會商軍政大計,或請專家研究問題。談畢又批閱公文或看書閱報,補寫日記。睡覺時間大抵10時到11時左右,睡覺前考慮次日應做的工作,兼做健身運動。如遇戰事緊張,即使在深夜亦常用電話或電報指示前方軍機,翌日仍準時起床。

吳一舟還說:除非遇有特殊事故,蔣介石絕不輕易變更他的生活規律。

不管吳一舟說的是否全是事實,僅以此表而論,蔣介石簡直成了一架機器。到了台灣之後,蔣介石晚年生活有了很大變化。

生活規律 閱讀寫日記成習慣

退台之初,蔣介石因在大陸戰敗,整日悶坐日月潭的涵碧樓中,反省大陸失敗,並制定整體「反攻」計畫。待重登大寶後,便全力投入穩定台灣,準備「反攻」的行動之中。此時蔣雖然已60多歲,但出於完成反共使命需要,到處奔走、演說、打氣、安撫,精力十分旺盛,超過了一般成年人。

在總統府,除了處理公務之處,便是接待來訪者,整日客人不斷。他在總統府見客時,一般由侍衛長和秘書陪同,此種做法是以防不測。在士林官邸見客時,大多由秘書陪同。在會見客人時,蔣有時親自記錄一些要點,但主要由秘書記錄大綱、建議事項、或蔣交代的事項。蔣在會見政界高層負責人時,秘書則迴避。在蔣的官邸,設有新聞、言論秘書二人,協助蔣的日常工作。蔣對秘書工作的具體要求是:整理蒐集若干資料,供他寫作時參考,或者筆錄他的口述文件、講稿,或交大綱與秘書,令其起稿;陪見客人,筆錄談話要點;處理一般新聞、劃出每日新聞要點;聯繫傳播媒介,即報紙、廣播電台、通訊社、電視台等;旁聽各項會議,瞭解全貌。除了新聞、言論秘書之外,還設有英文秘書。

與大陸時期相比較,蔣在台灣時期的工作、生活也算是比較有規律的。一般每日6時起床,7時盥洗完畢,其後做早操。操後入房與夫人宋美齡共同祈禱,禱告畢開始用早餐。早餐時一般聽口齒清楚的武官為他讀報紙。早飯後自己翻閱報紙與批閱要文,或接見高級官員與主持會談等。下午1時半用午餐。午飯後睡半小時左右。起床後再看重點新聞、批閱公文或接見重要官員、來訪者。3時左右開始閱讀香港報紙,至4時半,帶一隨從出去散步。散步到興奮時,邊走邊唱舊時軍歌以及《反共復國歌》等,有時也養花、種草、逗狗、投食餵養等。散步半小時後返回辦公室喝茶,茶畢再繼續辦公。7時開晚飯,晚飯後看電影,一般情況下都有專人在旁邊為他解說,他最喜歡看的是台灣自己拍的電影。晚10時入另室祈禱和沉思,然後洗硫磺泉水。洗畢後寫日記,晚間寫日記已經成了習慣,數十年間毫無間斷。

蔣自己稱:「幾十年來,我每日必有日課,每日必有日記,雖在造穴顛沛之中,也沒有一日間斷。我在閱讀某一種書籍時,沒有終卷以前,絕不旁騖其他書籍。」《「總統府」內幕》第148頁。

掛耶穌像 虔誠信仰基督教

誰都知曉,蔣介石信奉基督教是受其夫人宋美齡影響的。宋美齡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其父宋嘉樹原是美國美以美會派駐中國的牧師,對神學有著相當的研究。其母倪桂珍出身於中國最古老的基督教家庭,而且是明朝徐光啟的後裔。在父母親的熏陶下,宋美齡對基督教極感興趣。在宋嘉樹的苦心安排下,宋美齡10歲那年赴美國教會學校求學,成了喬治亞州衛理斯女子學院的一名高材生。畢業返國後,她因家庭的顯赫擔任了電影檢查局和基督教青年會的職務,並成為上海社交界的一顆明星。

宋美齡與蔣介石初識是在1922年底孫中山家中,蔣一見宋便傾心於她。蔣託孫中山將宋美齡許配給他,孫大吃一驚,但表示願同宋美齡商量。宋美齡當時對蔣並沒有好感,主要原因蔣已結婚,有兩個孩子。宋慶齡也表示不願看到小妹嫁給蔣介石,然而蔣對宋鍥而不舍,後得到宋藹齡與宋子文的幫忙,才使事情發展有了轉機。但宋母一直反對這門婚事,她不僅因為知道蔣結過幾次婚,還因為蔣不是基督徒。

蔣介石自幼受其母王採玉敦誨,信奉佛教。為了與宋美齡結婚,答應當一名基督徒。1927年8月蔣介石下野後,便東渡日本正式向在日本療養的宋老夫人提婚,並請求允諾。有關求婚的經過,上海《晨報》曾有如下的報導:

「蔣介石於10月3日來晤太夫人,事前蔣係先致電,得太夫人的允可,相晤時,太夫人正在室中研究新約聖經,蓋太夫人係一極誠篤之基督徒也。既見蔣,勉蔣為使徒保羅;蔣告太夫人,謂對基督之道,近日亦有信仰,並乞婚焉。時太夫人對蔣對於聯姻之手續,即一一辦妥,毫無其他問題雜處其間,遂允其請,許以美齡妻之。」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便按基督教禮儀舉行了婚禮。蔣宋結婚後,蔣介石遵守諾言,每天起床後與宋美齡共同研讀聖經、禱告,並討論讀經心得。西安事變發生後,宋氏兄妹得到張學良、楊虎城的允許,遂由南京抵西安救蔣。蔣介石後來在《西安半月記》中回憶說:「今日清晨,偶翻舊約,得某章有『耶和華今要做一件新事,即以女子護衛男子』云云。午後余妻果至,事若巧合,然余妻冒險相從,非受宗教素養極深者,不可能也。」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蔣介石進一步表現出對基督教的篤信不渝。據宋美齡稱:「不論在什麼地方,蔣介石的臥室中,都一定要掛一張耶穌像,以表明蔣總統對耶穌的敬仰與虔誠。」

蔣介石晚年信仰基督愈益虔敬,他在凱歌堂(凱歌堂是蔣介石做禮拜的教堂,此名源自抗日戰爭勝利還都南京時,為紀念凱旋歸南京,才有此命名。凱歌堂在台北士林官邸,恢復禮拜,寓意將來打敗中共凱旋而歸的一天已不遠)做禮拜可謂是風雨無阻。

凱歌堂的牧師周聯華是蔣介石的同鄉,有好事者問周聯華,你在凱歌堂講道,怕不怕「總統」,周聯華答稱:「我對蔣介石的第一印象,是他老人家的鼻子以上,大其眼睛部分是有父親的威嚴,但他老人家鼻子以下,卻如母親一般的慈祥。我在凱歌堂講道好多年,從沒有害怕過。與其說是我沒有害怕,倒不如說蔣介石沒有使我害怕,我是像其他教會一樣的講道。」

蔣介石對基督教的靈修生活,從受教之後從未間斷。他日常起床後,一起身便和宋美齡一起祈禱默念,洗漱後再讀聖經,念幾首讚美詩,每當念到耶穌時,蔣介石就脫下帽子,向東方深鞠一躬。晚上10時坐禱告後,沐浴就寢。范希周主編:《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第93頁,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蔣介石不僅堅持靈修生活,而且還喜讀靈修方面的書籍,特別喜歡讀《荒漠甘泉》。自1944年7月起直到病逝前,他每天堅持誦讀此書。蔣介石還嫌原譯本不夠通順達意,就命王家棫先生重譯,經他審查為「革命精神」的修養讀物。蔣介石曾說:「我總以為人生在世,特別是在反共抗俄與唯物主義戰爭期間,無論你有否宗教信仰,也無論你對宗教的觀念如何,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宇宙之中,是一位神在冥冥中為之主宰的。」

由此說可見,蔣介石是國民黨內信仰唯心主義的典型。

蔣介石為什麼獨愛《荒漠甘泉》一書呢?顧名思義,原作者本意是闡明人的境況就像荒漠那樣的枯乾,上帝的道如甘泉使人獲得滋潤。蔣介石大陸兵敗,退至孤島偏安,加之國際形勢「逆轉」,處境艱難。也唯其如此,他對《荒漠甘泉》有了偏愛,他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甘泉,藉此聊以自慰。王家棫所譯《荒漠甘泉》一書,每篇之首的標題,都是蔣介石親筆所撰,可見蔣對此書重視程度之高。

孔祥熙在台灣的梨山修建了一所教堂,破土動工那一天,蔣介石、宋美齡與孔祥熙夫人宋藹齡全到了,由牧師周聯華負責在梨山籌備破土動工典禮。當時梨山還很荒僻,找不到人來幫忙,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好找當地的山胞。山胞對唱歌是充滿天才的,周就請梨山教會的牧師臨時幫忙組織一個唱詩班。唱詩班組成後卻提出—個條件說:「我們可以為你們唱詩,你可不可以請總統證道。」這下子可難倒了周聯華,他說:「你們來唱歌已經很光榮了,我實在沒有辦法請他老人家為你們講道。」

沒有想到在典禮快要結束、祝福之前時,蔣介石竟走到山胞面前開始證道、訓話和鼓勵。對此,雷鳴遠神父稱:「我一生業已見過偉大人物,但我能說,梅爾西樞區及蔣介石是我一生中所遇見過的最偉大的兩位。」康振楚先生也說:「基督徒生活的四柱,即讀經、禱告、聚會、見證,蔣總統對四件事經常不斷地做,從來沒有間斷過。」

逗狗養魚 蒔花養蘭興致高

蔣介石晚年不僅對做禮拜有極濃厚的興趣,而且非常喜歡逗狗、養魚、蒔花弄草。

蔣介石每天快用完午餐時,一條中型的白狗被放進餐廳裡,接著一個侍衛人員拿著盤子,等待蔣介石調拌白狗的飯食。蔣介石非常喜歡這條白狗,自然這條狗對蔣介石也非常親熱。常與蔣相處的牧師周聯華,猜想蔣之所以喜歡這條狗,這狗一定是條名犬。好奇心驅使周聯華問蔣的愛犬是什麼種?蔣介石聽後笑而不答。宋美齡一聽便知周聯華外行,於是問他道:「你猜猜看是什麼種呢?」這一問把周聯華難倒了。周在這方面的確是外行,只會讀聖經、佈道。搜尋記憶,他想起在蔣介石官邸的庭院裡,看到侍衛官訓練警犬,他們受命尋找失物,不消片刻就把一方手帕找到了。周認為蔣的這條白狗一定是千中選一、萬中選一的名犬了。

周聯華還記得宋美齡也有一條愛犬,它能擔任警戒工作,有一次宋美齡和蔣介石開玩笑說:「你假裝著打我,看看牠幫助誰?」結果周聯華看到的場面是:那條狗總是擋在蔣介石面前,不讓蔣介石打宋美齡。周聯華想:既然宋的那條狗如此乖巧,那麼蔣的這條狗一定比宋的那條狗還要靈通。可是他搜盡枯腸,也想不出一個適當的、有名的品種來說出那條狗的出身。蔣介石見周聯華回答不出,越發高興。最後,還是由宋美齡揭穿這個謎底,她對周說:「我告訴你罷,你就是對狗很內行,也說不出它的品種,它是土生土長、台灣生的土狗。」

蔣介石逗完狗後,有時去庭院散步,有時4時半去散步。在庭院散步時,他總是走到水池邊,在一張石凳上坐下來。然後將餅屑均勻地拋撒到水中,一會,成群的金魚蜂擁到池邊搶食。此刻,蔣介石異常興奮,邊餵金魚邊像檢閱部隊點名一樣,每條魚都取有一個名字,有一次他對左右說:怎麼今天××還沒有來吃?

蔣介石不僅喜愛逗狗、養魚,而且還特別喜歡花卉,這一愛好鮮為人知。蔣常常將他喜愛而罕見的花卉,陳列在他常去憩息的「蘭亭」裡。他每次做完禮拜回來,幾乎都到種滿花木的園藝所裡轉一圈。蔣對花木的生長觀察很仔細,往往比花匠還要細心。不僅如此,蔣還有時親自擺弄花草。花匠們為蔣介石在官邸裡建造一座玫瑰園,他興致好時,就與花匠們改良花的品種,做插枝的工作。

最讓蔣介石喜歡的是那些台灣產的蝴蝶蘭。蔣曾對花匠說:「西洋蘭太過艷麗,倒不如我們土產的蝴蝶蘭,清艷芬芳。」1973年,蔣介石曾要林務局在海拔2600米的高山區,試種在寒帶才能生長的牡丹。這些牡丹是日本農校河本教師精心培養改良的,過去每年獻給蔣介石一些上品,前後有100多株。由於這些花木不適應台灣的氣候,在官邸試種以失敗告終。後來這種花木在高山地區試種成功,但蔣介石此時已不在人世了。

衣食住行概況 

對於蔣介石的衣、食、住、行,台灣出版的有關蔣介石的傳記資料,都認為蔣介石的生活水準還不如台灣一個中等市民。下面是台灣出版的有關蔣介石傳記資料的記載:

吳一舟在《蔣介石行誼》一書中寫道:蔣介石在食的方面,「早晨喜愛吃稀飯,有時吃一碗湯,用點鹹菜。中晚兩餐只有兩三樣小菜,平時在家宴客,總是很普通的四菜一湯,並不備酒。他每餐一小碗飯。招待外賓、記者或僑胞,通常都用簡單的茶點,很少舉行盛大的宴會。」吳稱蔣吃一小碗飯是在日本軍訓時養成的。「不飲茶,不吸菸,不喝酒和咖啡等刺激物品,數十年來如一日。」他稱蔣數十年來從未飲過一杯咖啡,喝過一杯酒或吸過一支菸。

《偉大的總統──蔣公》一書的作者也說:「蔣介石每日用餐以青菜、豆腐等植物性食物為主,只求攝取營養,不求奢侈,不但菸酒無緣,連茶也不喝,經常飲白水。」他還引證國民黨元老吳鐵城的話說「蔣公平素生活上的享受,和苦行僧、清教徒無異。」

對於衣著方面,蔣介石不太講究,但特別注意整潔。他在接見外賓或遇有重大活動時總愛穿軍服或禮服,平時在家總喜歡穿中山服或長袍大褂。

也有輿論說,蔣穿的衣服多為細軟舊衣。一件衣服,總要穿6~7年以上。他在重慶的一件舊黑披風,雖領口已破,也一直未製新的,照舊穿用。平時軍服三套,內衣和毛衣各兩套,多是補了再穿,不忍扔掉。

上述說法確有其事,因為在慈湖靈樞暫厝處與「中正紀念館」,蔣的遺物都有展覽。

對於住的方面,蔣介石的住房很簡單,不追求豪華,除了必要的設備外,從沒有特殊要求。在蔣介石的住室內,往往掛兩幅肖像,一幅是孫中山像,一幅是耶穌像,室外客廳往往掛一幅宋美齡親自畫的畫。宋美齡晚年對中國畫興趣極濃,一直從事繪畫。她用均勻的筆觸描繪優雅的花卉,有人說她畫的淡墨山水,細緻得像布魯塞爾的花邊。宋曾說:「我晚上未能入眠時,就畫畫。」經常是宋畫畫,蔣題詩。一次,蔣為宋畫的題詩是:「風雨重陽日,同舟共濟時,青松開霽色,龍馬縱雲旗。」

除了在草山即陽明山修建的士林官邸之外,還有以下一些官邸:

慈湖官邸:位於台北桃園縣大溪鎮東北角。因此地有一個較大的水面,經人工改造後,蔣介石為紀念母親王太夫人,就改稱為「慈湖」。在湖畔四周栽種了許多花草樹木,並仿浙江奉化故鄉房屋式樣,興建了一排排平房。蔣介石與宋美齡每月來此都要小住幾天。蔣病逝後靈柩暫厝此地。

角板山官邸:位於桃園縣境內,距慈湖約10公里處。該地風景秀麗,古木參天,景色宜人。官邸就在角板山公園旁邊。

涵碧樓官邸:位於台中著名的日月潭風景區。早在日本統治時代,因多人至此遊覽,日本人在那裡修建了許多招待所,涵碧樓就是其中之一。蔣介石夫婦來這裡小住時,往往是有重大事情需要考慮決策。每逢國民黨中央召開全會、代表大會及行政院和台灣省政府改組,各部、會人事更動等,蔣介石總是來此住上幾天。國際上發生與台灣關聯的重大變故,有時也到此來考慮應對之策。

西子湖官邸:位於高雄市內,以便蔣介石夫婦到台南視察時休息住宿。高雄市政府特在西子灣地區,種植花木,修整道路,改善環境衛生。

對於行的方面,蔣介石每次外出時,經常有同一類型的小汽車四五輛組成的車隊同行,以防不測。從士林官邸到總統府,沿途要經過圓山、中山橋、中山北路一、二段、中山南路、介壽路等地段,全程約4公里。為了保證蔣介石的安全,在路上暢行無阻,在車隊未出發前,沿線佈置便衣崗哨,車隊經過的各道路口所有紅綠燈裝置,一律開放綠燈。但在中山路北段,有一處通往基隆、宜蘭、蘇澳的鐵路平交道,每天火車來往頻繁,在經過平交道時,都要將柵欄放下,以保證公路車輛安全。當蔣車隊抵達時,就要停車等候,不僅對蔣安全構成威脅,而且影響辦公時間。

當時有人向時任台灣省政府主席的嚴家淦建議,希望能由台灣省鐵路局會同台北市政府,在該處平交道上,興建一座公路天橋。嚴家淦遂下令建橋,橋建好後命名「復興橋」。很多人認為橋下可設攤營業,但也有人認為設攤營業會影響蔣的安全。後來有人將此問題提交省府委員會討論,經爭論之後,嚴家淦作出結論,認為興建「復興橋」的目的,原就是顧慮總統安全問題,遂不准橋下安置部分攤販。

責任編輯: 辰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