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情何以堪?看看這些北洋軍閥 再看看現在......(組圖)

 2017-05-06 08:0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情何以堪?看看這些北洋軍閥再看看現在......
民國時期中國版圖包括了外蒙古(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5月6日訊】李敖在北大對學子們說過:「你們不要再罵北洋軍閥了,為什麼呢?你們想他們讓你們這個追求進步的反對獨裁的北大出現在他們的心臟地區這是需要度量的。」

其實何止是一個北大,我們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近代歷史中絕大多數的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都在這個時期崛起。中國幾千年的壓抑揮之一去,萬古長夜就此終決。在這裡北洋軍閥們並沒有過多的干涉到這批精英的成長。以前我對那段時期的感覺可能就是八個字:「混戰連連,黑暗無比」。(因為中共的教育)。但現在我才明白在那些北洋軍閥中有的是錚錚男兒,有的是憂國漢子,有的是民族楷模,有的是高尚長者;

歷史本來就不是一幕幕黑白影片,相反,它是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彩色照片。我們看到什麼樣的歷史圖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誰來怎麼剪輯和解釋這些彩色的圖片。

「歷史」,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據著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於我們賦予了它多得數不清的任務:我們習慣於從事針對領袖的造神運動,結果我們很自然地以擁護還是反對領袖作為是非標準來編撰歷史、臧否人物,——當矗立城頭的「大王」走馬燈似的換,那城頭的「大王旗」就不得不一日日花樣翻新;由於執掌史筆的文弱書生沒有言論自由,他們被迫尋章摘句借古諷今,按照政治鬥爭的需要去塑造歷史。結果,「歷史」就成了政治風雲中的「如意金箍棒」,可長可短,宜細宜粗,還可以附會上五彩繽紛各種細節。但不管怎麼變,它總之還是一根被人不斷揮舞若有所指的棒子。

北洋軍閥中的一些人是有政治理想遠大的抱負:吳佩孚以統一國家、結束紛爭為念,為租界而恥辱,發誓一生不踏進租界,反對簽署任何賣國條約,有清醒的頭腦反對將故宮拆除改議會……;馮玉祥一生追求真理為找到救國之路而奔波不段,數起數落終不改赤子之心。

他們中的一些人是有很高尚的品格的:段祺瑞清廉如水,一生中除了收過馮玉祥的幾塊紅薯,再也沒有收過禮,被人稱為「六不總理」。馮玉祥為抗日奔走,當盡家財,常不食葷素以大餅充飢。

他們中的更多人有著尊貴的民族精神:吳佩孚,張作霖誓不願為日本的走狗被日本陰謀殺害;徐世昌寧願病死也不上日本人控制的醫院就醫,以死許中華;曹錕與高林蔚等漢奸劃清界限,冒生死誓不降日;連張宗昌這種人也奔國而回不替日本賣命;

北洋起於袁世凱小站練兵,終於四家集團,二次北伐和東北易幟。北洋的主要派系及主要人物有:早期;老北洋系主要人物是袁世凱,王世珍,徐世昌等人;中期和晚期;直系主要人物是馮國璋,曹錕,吳佩孚等人,皖系主要人物是段祺瑞等人,奉系主要人物是張作霖,張學良,郭松林等人;國民軍系主要人物是馮玉祥,孫岳等人;晚期直魯連軍系主要人物是張宗昌等人,東南連軍系主要人物是孫傳芳等人。

段祺瑞

情何以堪?看看這些北洋軍閥再看看現在......
(來源:維基百科)

段祺瑞在清末民初中國撲朔迷離的政治舞台上曾經顯赫一時。他出身行伍世家,飽嘗世間冷暖;身懷救國之志,卻無法施展強國才華;受新式軍事教育和有留學歐洲的經歷,但思想和行為方式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很深;他曾是繼袁世凱之後控制中央政權的軍閥首領,卻在生活方式上保持著清廉。「三一八」慘案時他在知道政府衛隊打死徒手請願的學生之後,隨即趕到現場,面對死者長跪不起,之後又處罰了凶手,並從此終生食素,以示懺悔。他反對袁世凱的帝制,但他與袁世凱一樣為權力而生亦為權力而死。他沒能拯救中華陷入內亂,但他在日本人面前卻保持了英雄的尊嚴。

如果有人給他送禮,他要把禮物細細地看上一陣,然後只選一兩樣不值錢的留下,其餘的一概璧還。有一次江蘇督軍齊燮元送他一扇鑲嵌著各種寶石的圍屏,他的家人喜歡得睡不著覺,好幾個人不約而同地半夜爬起來摩挲。可他只輕輕一揮手,就叫人把東西抬出去了。只有馮玉祥送過他一個大南瓜他全都收下了,因為實在沒有辦法把南瓜再切一半還給馮玉祥。

段祺瑞從年輕到年老,穿衣服就沒逃過邋裡邋遢的樣子。他在家裡總是一件長衫,頭上一頂瓜皮帽,任誰見了他,也想不到他會是個國務總理。他出門的時候,當然也會穿軍裝、禮服,不過不管多麼考究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也都顯得隨隨便便,有時候西服領帶都會歪到一邊去,他也渾然不覺。段祺瑞從來沒有做過生意。他家裡日常用品都是從鋪子裡一針一線買來的,和他家來往最多的是前門外大柵欄瑞蚨祥。當時的銀行人士誰不想巴結這位實權派的國務總理大人?可他卻沒有在任何一家銀行投過一文錢的資本。堂堂的總理之家,居然常常會像平民小戶一樣,有經濟週轉不靈的時候。實在挺不下去了,段祺瑞也會寫張白條,到金城或是大陸銀行去借上個千八百元的。這一筆筆的賬段祺瑞記得十分清楚,等到他有了錢去還款時,哪家銀行想「賴賬」都沒門。

段祺瑞在台上當政時還有地方借錢,等到他下野隱居天津後,他家的經濟狀況就徹底窘迫下來。他已經住不起「公館」,而只能住「私宅」了。段祺瑞開始親自過問日常開支,親自審查日常詳細賬目,想辦法盡量節約開支。他的一日三餐多以米粥、饅頭、素菜為主,四季衣著均為布制。他家的僕人也已減到了最低數,多虧魏宗瀚邀約一些當年的老兵,自願輪流前來站崗放哨並幫助料理些宅內雜務,宅中才不至於到黃葉滿階無人掃的地步。

「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這就是段祺瑞,人稱「六不總理」。他除了躲在書房裡下棋、打牌,沒有別的任何嗜好。面對燈紅酒綠,金黃銀白,世間俗人哪個敢說自己不動心?段祺瑞可能是天性寡慾,再加上後天修煉成的自製力,才能在那樣的亂世裡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段在最後的日子裡保持了做為中國人的尊嚴。1933年1月24日,段祺瑞一行抵滬,開始了他人生最後三年的歲月。段祺瑞在生活安定下來後,便表明瞭自己抗日的態度。他在接受《申報》記者採訪時說:「日本暴橫行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國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語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國積極準備,合力應付,則雖有十日本,何足畏哉?」「愛國朝野一致,救國唯有自救耳。」

張作霖

情何以堪?看看這些北洋軍閥再看看現在......
(網路圖片)

張作霖並非北洋軍閥嫡系,但他插手北洋軍閥派系鬥爭,縱橫捭合,奪權逐利,先後擊敗段祺瑞、曹錕、吳佩孚的皖、直兩系勢力。奉系軍閥迅速崛起,張作霖身為奉系軍閥首領,在較長時間內控制著北京政府。在20世紀20年代,北洋政府歷屆總統選舉,每屆內閣組成,如果沒有張作霖的首肯,是很難維持其統治的。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終於登上了他夢寐以求的最高寶座,就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末代國家元首。

1927年8月,日本駐奉總領事吉田茂再次提出所謂「滿蒙懸案」問題,有一次竟盛氣凌人地對張作霖說:「你要真不接受的話,日方當另有辦法。」張作霖聽了很不受用,他當即毫不示弱的反唇相譏道:「怎麼說!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儘管拿出來,難道又要出兵嗎?我姓張的等著你好了!」話音剛落,就起身送客。而後吉田茂每次到張作霖那裡去談判,只要一遇到對己不利的話,張作霖就立刻推說牙疼退席,藉以拖延時間,抵制日本的無理要求。

多年來,日本想在東北實現其「二十一條」的侵略計畫,但始終沒有得逞。如日人雜居及商租土地等問題,日本「嘗脅作霖履約」,但張作霖非但不應,反而急飭地方官民不得把房屋土地外賃給日人,違者處以重罪。從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到他被炸死之前,張作霖曾先後以奉天和吉林省政府的名義,發出嚴禁日人商租中國土地的訓令多達40幾號,因為張作霖有如此嚴令,所以日本人雖屢次「以商租房地向民間嘗試,終無一人應者。」張作霖的嚴禁,終使二十一條如同廢紙。

吳佩孚

情何以堪?看看這些北洋軍閥再看看現在......
(來源:維基百科)

董必武曾說「吳佩孚雖然也是一個軍閥,但有兩點卻和其他的軍閥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國歷史上偉大的人物是關、岳,他在失敗時,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他在失勢時還能自踐前言,這是許多人都稱道他的事實。第二,吳氏做官數十年,統治過幾省的地盤,帶領過幾十萬大兵,他沒有私蓄,也沒置田產,有清廉名,比較他同時的那些軍閥腰纏千百萬,總算難能可貴。」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扶植溥儀搞偽滿洲國,他當即通電反對。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動漢奸搞華北自治,請吳佩孚做「華北王」。吳佩孚憤然作色道:「自治者,自亂也。」加以拒絕。1937年南京大屠殺的消息傳來後,他絕食一天,以示抗議。1938年6月9日,國民黨軍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聽說淹死許多日本人,他異常高興;後又聽說有140萬人無家可歸,他又為此失聲痛哭。1938年12月,汪精衛公開投降日本,當了漢奸。日本當局鑒於此,又重新調整了對華「和平運動」的方針,加緊了對汪精衛的工作。而汪精衛為壯大聲勢,極力拉吳佩孚下水,表示願以在野黨的身價,支持吳出山。這樣,以汪精衛作說客,「汪吳合作」的陰謀又開始包圍了吳佩孚。這是迂迴包圍緊張精彩的一幕。

汪精衛改派陳中學去說服吳,都沒料到吳「啪」地一拍桌子,毫不容情地破口大罵;「誰跟汪精衛合作,這人必定下賤!」這樣汪精衛前後5個月在開香港、上海、東京、北平和廣州之間披星戴月,總被吳佩孚拒之門外。跟張作霖一樣日本人已把吳佩孚當做了一個絆腳石,欲除之而後快。1939年11月24日,吳佩孚在吃餃子時,餃餡裡的肉骨頭渣子卡在牙縫裡,疼痛異常,幾日後竟越來越嚴重了。主刀者系日本人醫生寺田。那日醫動手術時,只一刀下去,只聽吳大帥一聲慘叫,頓時喉管開裂,血流如注而身亡,終年66歲。

一代豪雄終死於日人的奸計之下。吳佩孚之死,在北平引起轟動,所謂公道自在人心,他出殯的那一天,北平萬人空巷,從東口大街一直到神路街口,密密層層,排滿了人群,都是自願為吳佩孚送行的老百姓,臉上淨是悲憤的表情。蔣介石也為吳佩孚的死感到震驚,親自寫了一份電報,極為動情:「先生托志春秋,精忠許國,比歲以還,處境彌艱,勁節彌厲,雖暴敵肆其誘脅,群姦竭其簧鼓,迄後屹立如山,不移不屈,大義炳輝,海宇崇欽。」

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是這樣評價吳佩孚的,「子玉先生的品格,不論你政見如何,都是應該表示欽佩的。」此語不無道理。

吳佩孚為人有四不信條:「不貪財,不好色,不納妾,不嫖娼。」一生為之實踐。以女色為例,當時似他一樣的權貴人物,袁世凱也好,曹錕也好,張作霖也好,一個個都是三妻四妾,美女盡收床前仍嫌不足。而吳佩孚,卻從始至終,只有一個結髮的老妻張佩蘭相伴,從不拈花惹草。據傳,有位叫露娜的德國女郎慕吳佩孚之名,不遠千里跑到中國來追求他,他卻以「老妻尚在」為由,斷然拒絕了這樁婚事。像這樣的人物,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能夠做到這些,應當說是難能可貴的。

吳氏的「四不主義」:不做督軍,不住租界,不結交外國人,不舉外債。果然,他吳佩孚一生沒破此「四戒」。在那個紛紛借重洋人的時代,敢公然向國人作出這樣承諾者,絕無僅有。

此外,老袁雖然答應了日本的21條,但是始終沒有認真履行,日本就是拿了張空頭支票。

還有最重要的是,在北洋軍閥手裡沒有丟失國土!相反還收復了外蒙!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華啟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