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泉水或井水,可能都有著一個當地的傳說。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流傳著一個歷史悠久、待後人探掘的故事。(圖片來源:Pixabay)
在河北有個著名的「兵家之地」叫獨石口的地方,城南十裡外的原野上有處泉水,這裡還流傳着「一碗泉」的故事。
獨石口城的玉泉
相傳,此泉原在獨石口城內,供城裡的百姓飲用。有一年的寒冬,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南蠻子。他遠道趕來,正口焦舌燥,忽見此泉,伏身急忙喝了幾口。頓覺心曠神怡,渾身清爽。疲勞一掃而光。不由贊道:「好水,好水,真乃神泉!」他暗自思忖:冰天雪地,滴水成冰,此泉竟如三伏暢流,可與玉液相媲美。實乃神哉。想其中必有蹊蹺。我何不打聽明白?
於是,他便住進附近店內。天天到泉邊躑躅。幾日過去,一點音信也沒打聽着,有些沮喪。一天夜裡,月光皎潔。他難以入睡,又到泉邊轉悠。無奈,又掃興回店中躺下。不一會兒,他恍惚間回到泉邊。正望泉嘆息,忽見迎面走來一個披頭散髮的僧人,蓬頭垢面,赤足裸臂,口中念念有詞。南蠻子見此人道貌岸然,不同凡俗,忙上前叩拜,尋問泉水之事。那僧人一陣狂笑後,用手指着他鼻尖道:「崆峒山腰,荊棘雜草,石下木碗,破水之妙。」說罷便走。南蠻子伸手去拉,手中之物又涼又硬。睜眼一看,手抓的是炕沿。原來是一個夢。他睡意全無,細細一想那僧人之話,頓開茅塞,連夜攀上了崆峒山(也叫「冰山樑」),在一塊青石板下果然找到了一個木碗。回到泉邊時,天已微亮。他用木碗在泉中舀了一碗,泉水頓然乾枯了。南蠻子一看大驚,端起木碗往南便走。
神泉豈能隨人私念而變
天大亮後,有人來擔水,發現泉水不翼而飛。一傳百傳,不一會兒,全城百姓都知道了。當中有一老人說,早晨隱隱約約見一人端了一碗水出城往南走了。眾人便催促老人,快去報知守關都督。守關都督得知此事,馬上派出一隊官兵騎馬去追。南蠻子正匆匆行走,忽見身後塵土飛揚,知是官兵追來。便拐向路西僻靜小路。官兵已發現了他,打馬緊追。南蠻子逃到觀音堂村以下四、五里的荒地裡,為了保命只好將水倒掉。誰知,水一落地又變成一眼清粼粼的泉水。於是「一碗泉」的名字便傳開了。
據整理這個故事的人說,他曾經專門去看一碗泉。出獨石口南行五華里,就到了觀音堂村。再前行三、四里便聽到「嘩嘩」的流水聲。他一蹓小跑尋聲而至,一眼清粼粼的泉水便呈現眼前。雖然四周冰封雪裹,但泉水回清倒影,映照着藍天白雲。表苔、鵝卵石看的一清二楚。
南蠻子知是「神水」,隨夢尋物,偶得「木碗」,不料碗出水乾,大驚失色,心存私念,端碗就逃。百姓得知,都督派兵追趕,一碗水落地,變為清泉。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地造化,神之所為,人豈能改變?
(根據「赤城民間傳說」整理)
責任編輯: 輕描淡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