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表示,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威脅是過度槓桿化。(公有領域圖片)
【看中國2017年4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前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4月21日表示,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威脅是過度槓桿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年會期間,IMF發布三大報告,論及中國金融風險,並建議需要盡快採取行動。
樓繼偉:當前最大威脅是過度槓桿化
4月21日,前中國財政部部長、現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的樓繼偉公開演講,他在中國財政學會2017年年會暨第21次全國財政理論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威脅是過度槓桿化,以及去槓桿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系統性風險。
樓繼偉在大會主題演講中表示,目前中國整體槓桿率為250%,非金融企業槓桿率高達160%,而且由於人們消費觀念改變和購房貸款增長,近兩年居民槓桿率上升了近50%。
除了企業和居民的槓桿率,財政的槓桿率也不容忽視。現任中國財政部部長肖捷在今年3月答記者問時稱,全國財政槓桿率為36%。樓繼偉透露,這只是規範統計的槓桿率,「假PPP真債,假引導基金真債有多少,很難分得清楚」。由於地方政府控制了一些國有企業,使得相當一部分的財政槓桿率變成企業的槓桿率。
樓繼偉還表示,金融部門多層次加槓桿,特別是小銀行靠拆借維持運轉,短錢長用,拆來拆去把風險定價不斷提高,緊縮壓槓桿的時候,很多企業難以維持下去。目前,出現一些信用債甚至一些基層政府債務違約。
樓繼偉認為,去槓桿也不能過快,否則會出問題。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貨幣政策要穩健中性的強烈信號,貨幣政策適度緊縮一下馬上股債雙殺,說明瞭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因此降槓桿需要一個過程。
IMF發布三大報告 建議中國加強去槓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年會期間,IMF發布三大報告,論及中國信貸增長帶來的金融穩定風險,並建議需要盡快採取行動。
其中,IMF在4月19日發布《全球金融穩定報告》顯示,中國信貸持續快速擴張,使得金融穩定風險增加。當前,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規模已達到GDP的三倍以上,而其它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貸敞口也有所增加。許多金融機構繼續過度依賴批發融資,它們的資產負債存在著嚴重錯配,流動性風險和信貸風險也處於較高水平。
而在18日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中國金融穩定風險也被提及。
在發布會上,IMF金融顧問及貨幣和資本局副局長瓊斯(Matthew Jones)談及中國金融風險時表示,「迫切需要採取措施,將這種因信貸增長而上升的脆弱性減少到可控的範圍之內」。中國已經採取措施控制銀行和影子銀行系統中的槓桿,並且在減慢信貸增速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這些措施還不夠。
像以往一樣,金融系統去槓桿仍然是困難但關鍵和緊迫的任務。IMF認為,中國應主動識別損失,輔以對債務過重但仍能存活的公司進行重組;監管應以銀行新出現的風險為重點,尤其要針對小型、非上市、地方性銀行資產增長較快、越來越依賴批發融資、風險被「打包」進入影子產品的現象,同時關注風險在銀行間市場的擴散。
近期中國大陸多家集團公司陷入債務危機,而企業在加槓桿的過程中產生的風險是和銀行密切聯繫在一起的。4月6日的中國官方數據表明,槓桿高企不止體現在企業方面,中國居民槓桿率去年激增5個百分點,債務總額比上年度增加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是風險釋放的過程,中共政府既要讓風險暴露,又要控制避免發生系統性的危機。要防止企業違約個案大量蔓延,避免個別違約事件演化成區域性金融風險或系統性金融危機。並且在解決債務過程中,要避免區域性金融風險擴散到其它地區和行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