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銀行業悲傷2016 員工只有年終沒有獎(圖)

 2017-01-21 09: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銀行業悲傷2016員工只有年終沒有獎
大陸銀行業寒冬已到(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1月21日訊】年關將至,各行業能拿多少年終獎回家過年牽動人心,而一向財大氣粗的銀行,如今傳出年終獎大幅縮水,甚至直接取消的消息。

近日,有消息稱,有平安銀行員工年終獎只拿到1.5元,有些員工甚至沒有年終獎。對此,一位平安銀行外勤部門員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外勤部門1月上旬發了年終獎,相比2015年有所減少。

平安銀行總行相關人士則回應稱,年終獎個體之間差異很大,「跟所在的部門、分行都有很大關係,如果分行虧損,可能員工的年終獎就會很少或者沒有」。

記者梳理髮現,2016年前三季度,工行、中行、建行、農行的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0.46%、2.48%、1.19%和0.52%,而2013年,四大行的淨利潤增速均在10%以上,雖然2016年全年數據還未公布,但銀行業的慘狀可想而知。

1月18日,記者採訪多家銀行員工瞭解到,員工收入減少這一現象,如今在不少銀行都存在。

西南地區某農商行基層員工表示,2015年尚能拿到一萬元年終獎,而2016年已經確定取消了年終獎。

由此可見,相比往年的誘人年終獎,對於一些銀行員工來說,2016年可謂是悲傷的一年。

年終獎削減並非一家銀行

2016年底,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曾承諾,平安銀行年終獎將在2017年1月上旬發放。1月10日,平安銀行的年終獎如約發放,但數額卻引發了部分內部員工吐槽。有平安銀行支行員工稱,其年終獎僅有1.5元,一些員工的年終獎也是個位數。

前述平安銀行總行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年終獎個體之間差異很大,跟所在的部門、分行都有很大關係,如果分行虧損,可能員工的年終獎就會很少或者沒有,個位數的年終獎是有可能存在的。「根據平安銀行的薪酬制度,年終獎會在每個月的工資中預先發放一部分,到了年底人力部門會根據以往的考核和支行的效益確定一個係數,每個人的獎金係數都不一樣,如果係數很低,再減去每個月預先發放的年終獎,最終發放的年終獎可能就很少。」

「與往年不同,此次績效排名對於獎金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高績效員工的獎金水平超越往年,而排名墊底的員工甚至沒有獎金。」一平安銀行人士表示,同時,獎金額度還會向前臺、市場人員傾斜,前臺的獎金水平>中臺的獎金水平>後臺的獎金水平成為基本準則。

前述平安銀行外勤業務部門員工表示:「個位數年終獎聽說是內勤。」該員工表示,自己的年終獎較上年也有所減少,但其並沒有透露具體數額,「年終獎減少是普遍現象,為了響應總行政策,(實行)‘三減一增’。」

前述平安銀行外勤員工所說的「三減一增」,是平安銀行新一任領導班子未來的工作計畫中的關鍵詞,指的是減員、減薪、減虧損和增效益。2016年8月,平安銀行開啟了零售轉型2.0戰略的大幕,其他業務支持大零售,將是未來平安銀行業務發展的方向。

此前,還有消息稱,為提升效率,平安銀行採取「996」(朝九晚九,一週工作六天)工作制,前述平安銀行外勤員工表示,沒瞭解過內勤部門的情況,但目前外勤部門沒有實行過這個制度。

銀行業淨利潤增速逐年下滑

多年來,金融行業從業者位於薪酬金字塔頂端的群體,據中國社科院和理財通1月17日聯合發布的《國人工資報告》顯示,金融業連年佔據行業工資排行首位,IT等高新技術產業緊隨其後。

不過,在當前環境下,金融業中銀行員工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不只是平安銀行,據瞭解,2016年多家銀行員工的收入都出現了下滑。西南地區某農商行基層員工表示,2015年尚能拿到一萬元年終獎,而2016年已經確定取消了年終獎。

重慶地區一家城商行對公部門員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總體來看2016年的收入減少了30%左右,「支行業務不太好,很多福利都沒有了。」

對於收入下滑的原因,前述重慶地區城商行員工表示,從2014年開始,一些企業經營困難,貸款還不上,銀行為此承擔了一些損失。同時,員工收入與所在支行績效有很大關係,「任務完成得好的支行收入一樣高。」

深圳地區一家股份行員工表示:「雖然我在後臺部門,屬於旱澇保收那種,但是整體經濟形勢欠佳,加上網際網路金融衝擊,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下,銀行業務肯定是越來越不好做了。」

事實上,2013年已經成為銀行淨利潤增速的拐點。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淨利潤增速分別為0.52%、0.70%、1.25%和0.28%。2014年,前述四大行的淨利潤增速分別為5.07%、8%、8.22%和6.1%。而在2013年,四大行的淨利潤增速則均在10%以上,分別為10.17%、14.52%、12.35%和11.12%。

有觀點指出,利率市場化提速和存款利率放開,銀行淨息差不斷下滑,實體經濟週期性下行,壞賬率攀升導致銀行資產質量承壓。同時,迅速崛起的網際網路金融又瓜分走部分零售和理財業務,銀行業盈利增長面臨困境,高增長不復存在,商業銀行進入微利時代。未來,商業銀行需要通過業務轉型建立自身核心競爭優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