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今年人民幣貶值已經超過6%,而且市場預期人民幣還將繼續貶值,今年底有跌破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的風險。為了不讓手中的財產貶值,大陸企業和民眾紛紛將手中的人民幣兌換為美元,連過去對匯率不關心的大媽也開始紛紛換匯。
因為中共有每人每年可以兌換5萬美元額度的規定,再加上2017年將至,到時候又會打開新一年的換匯額度,如果有一千萬大媽去兌換美元,大陸外匯儲備將流失五千億美元。
香港12月份的《爭鳴》雜誌報導說,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共國務院常務擴大會議上,有人提出要修改大陸居民每人每年換外匯上限五萬美元的政策議案,這個提議被李克強否決。
報導說,李克強表示,如果換匯上限被降低就等同中央自身也失去了信心,這一步不能走,也不應列作考慮。當前歸根結底是「信心問題」。
不過,在當前的局面下,我們看到,更多的民營企業願意到國外尤其是美國去投資。
去年江南化纖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投資設廠。
今年4月,山東太陽紙業宣布,將在阿肯色州投資10億美元興建生產基地。
今年10月,中國天源紡織也宣布,將在美國阿肯色州投資2000萬美元設廠。
中國最大玻璃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日前因「中國製造業的稅負比美國高35%」的發言,引發民間熱議,他們認為所需繳交的稅收高到連「曹德旺都跑了」;也有專家指出,中國稅種真的是「五花八門」。
1946年出生於福建省福清市的曹德旺,是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他的工廠在全球是第二大汽車玻璃製造商。然而,近期他赴美投資10億美元設廠,並坦言中國大陸除勞動力成本低於美國外,其他生產成本都高於美國,因此在美國設廠利潤大於中國。
大陸媒體《新京報》也引述一位稅收專家的說法稱,如果與美國相比,中國有很多不一樣的稅種,除需要繳納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稅收外,中國部分企業還得繳納約13%的附加稅費,其中包括7%的城市維護建設費、5%的教育附加費,及1%的防洪費。
除了稅率,有人對中、美投資環境的差別做了一番比較。
一、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9倍
國內地價是美國地價的9倍,並且美國是永久性產權,中國是50年產權。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業用地價格是18萬元/畝,目前美國地價僅為2萬美元/英畝,相當於2萬元人民幣/畝,如果按照現在許多縣城工業用地100萬元/畝算,是美國的50倍。
二、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
國內物流成本是美國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價為例,中國的油價是美國的2倍,油價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況中國還有全世界少有的過路費、過橋費,物流成本能不高麼?
三、電力/天然氣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以上
國內能源成本是美國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國除夏威夷的電價特別貴外,其它州的電價都不貴,以德州為例,其電價折合人民幣才2毛錢。
四、「手續費」成本:美國為零
以商品進出口為例,美國的手續費為零。
國內企業原料均進口,假設進品環節費用不含內陸運費、關稅、增值稅,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3,500元/櫃,每櫃按20噸裝計,則為175元/噸,折合22.58美元/噸。
國內企業成品出口,假設出口環節費用不含陸運費,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1,600元/櫃,每櫃按20噸裝計,則為80元/噸,折合12.9美元/噸。如果加上運費等,成本還要大幅增加。
五、打點官員成本:美國為零。
這是「中國特色」,誰都懂。
「一部分人悶聲發財,並打壓說真話的人」的制度、文化不解體,誰能有信心?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