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房地產開發商拿地成本同比大漲50%

【看中國2016年12月12日訊】中國大陸土地成本大漲是2016年土地市場的主要表現。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12月8日,拿地最積極的50大房地產開發商合計拿地金額達13,256億元,合計建築面積為19,233萬平方米,平均拿地成本6892元/平方米。相比2015年標桿房企拿地平均成本增加超過50%。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瀋曉玲在9日對媒體表示,從目前統計情況來看,9成以上高價地項目的實際樓面價,都比目前周邊商品房在售價格高出20%。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表示,只要企業現金流保持穩健,這些在熱點一二線城市的高地價項目最終還有市場機會。因為熱點城市未來土地供應很難大幅增加,地價也很難下跌,這也意味著這些城市未來的房價幾乎不可能下跌。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截至12月8日的13,256億拿地金額刷新了歷史記錄,相比2015年全年上漲了32.8%。其中有43家企業拿地額超過百億,7家企業拿地超過500億,拿地超過200億的企業達22家,均刷新歷史記錄。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房企拿地積極性大漲,寬鬆的貨幣政策是主要原因。在過去幾個月,整體信貸政策寬鬆,大部分房企發債成本明顯降低,最低甚至在3%左右。

經統計,前述50家拿地積極的房企主要為登陸資本市場的地產上市公司。

房企今年在土地市場的表現透露了三個信息:今年房企購置土地面積達1.68億平方米,按照容積率2計算,50強房企差不多獲得了60%的土地,未來房企兩極分化效應越發顯著;此外,50強房企拿地成本比今年全國房企購置土地平均成本4009元/平方米高了72%,說明這類企業重點布局在頻出地王的熱點城市;但值得注意的是,拿地成本增加50%,房價不一定增長50%。

對於後市高價地的風險,各方看法不一。但整體都認為,目前開發商消化高價地的壓力較大。現在很難說靠房價漲幅來解套地王能否實現,因為城市、地塊間差異較大。但總體壓力肯定較大,若想短期內上市解套,會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