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視力好有1.0,仍然有其他眼睛疾病的可能」。 (網路圖片)
當你出現視力模糊、看不清楚的時候,第一時間,你會先想到眼鏡行直接配換眼鏡,還是到醫院找眼科醫師詳細檢查?眼科名醫分享一個「跌破眼鏡」的案例,從此個案讓人驚覺錯誤的判斷,以及忽視專業,恐陷入「一步錯,可能步步錯」的深淵。
配眼鏡矯正視力 隱藏地雷恐被忽略
1位父親帶著原本近視度數450度,但是近來出現視力模糊的女兒前往眼科門診檢查,經過醫院驗光師進行視力檢驗時,驗出左眼裸視0.3,但是,右眼卻一直驗不出視力,說明視力可能已處於很差的狀態。 安排改日再檢查,因此約定3週後複診。
但是,3週後父親並沒有帶女兒去複診。原來,期間,因為女兒的眼鏡架正好壞掉,父親便帶著女兒去眼鏡行修理眼鏡,就在此時閒聊起女兒在醫院檢查的經過。驗光師聽聞便表示自己曾經也在醫院擔任驗光師工作,所以,直接利用眼鏡行一般的驗光設備,為這一位女孩驗光。
結果,眼鏡行的驗光師認為女孩的近視度數沒有問題,重新配鏡即可看清楚。配好新眼鏡之後,女兒表示能夠看清楚,這一位父親竟然認為醫院的驗光師「有問題」,一氣之下直接取消醫院的複診。
從個案暴露3大問題
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以上真實案例,暴露出3 大問題:
第一,「驗光,並不能檢查出眼睛的健康狀況」。
第二,「 即使視力好有1.0,仍然有其他眼睛疾病的可能。
第三,「視力極差(裸視檢查0.3),必需靠更精細儀器檢查出真正問題」。
視力雖然1.0,卻意外檢查出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
驗光,無法檢查出眼睛有狀況
提到驗視力(俗稱驗光),醫院的驗光技術與眼鏡行的驗光技術與設備,都有很大的差異。驗光是一門專業,近幾年已有視光系成立,同時驗光師必須經過資格考試,領取證照後才能執業的規定。 即使眼鏡行的驗光師領有證照,但是,光驗光還不夠,還要看儀器設備是否有檢查眼睛疾病的功能。
一般驗視力是一種主觀的測試行為,視力有可能驗出不同結果,甚至有驗不出來的可能性
原因有3種:
1.受測者當時的心裏狀態、專心度。
2.驗光師的認真態度。
3.周遭環境是否適合驗視力?例如驗光室的光線明亮度會影響結果。
所以,驗光可能存在以上的「不確定性」。 對於視力如果有存疑,最好要重驗一次視力進行確認。
清!
臨床上,視力達到0.8以上可稱為「視力好」,但是,視力好,不代表眼球旁邊就沒有問題,醫師需運用客觀的科學儀器如,裂隙燈、散瞳,逐一檢查青光眼、白內障、糖尿病水腫、周邊出血、夜盲症、高血壓眼中風、視網膜剝離、飛蚊症、視神經病變、黃斑病變等問題。有些眼疾在發展初期,視力仍可達到1.0。
黃斑部的最中間的中心是凹下去的,驗光檢查查出1.0的地方旁邊構成背景視力,如同有人站在隧道中間,旁邊都是黑的,但是,只看得見站在中間的那個人;舉例來說,青光眼與夜盲症兩者都是周邊看不到,中間看得到的情況。所以,即使驗光1.0,也有暗藏的風險。
陳瑩山醫師表示,1名患者年僅35歲,因為感覺有飛蚊症而至眼科門診檢查,視力雖然1.0,但是檢查發現眼底有大量出血,症狀顯示患者應該屬於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經過抽血檢查確認患者罹患糖尿病,竟然本人渾然不自知,此即為明顯的案例。
陳瑩山醫師提醒,家長為了孩子的眼睛健康,應該信任專業醫師。
視力差,必需進一步檢查
至於視力不好,就更要仔細,有些眼疾卻是從中間開始再波及旁邊,所以視力不好更需要找出原因。陳瑩山醫師表示,以此個案來看,裸視低於0.6,一般顯示眼睛出現問題了。經過醫師專業診斷,會為患者安排適合的「理學檢查」,例如透過「裂隙顯微鏡(簡稱裂隙燈)」可觀察檢查角膜、結膜、水晶體及玻璃體1/3,查看是否有青光眼、黃斑部病變以及視網膜剝離。
另外,還有「直接眼底鏡」是直接針對眼睛,檢查局部的黃斑部和視神經;若要看到眼睛後半部,需要點散瞳、關燈做「間接眼底鏡」,可以檢查黃斑部、視神經以及視網膜。若是有高度近視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透過間接眼底鏡檢查整個視網膜,如果檢查發現有異常,則會建議患者再做螢光血管攝影照相,且這類患者的追蹤頻率必須更密集,可能每半年或每3個月就要追蹤。
至於「儀器檢查」則包括:「視野斷層」與「眼底攝影」,前者是檢查視神經功能,看黃斑部結構;後者觀察視綱膜、脈絡膜血管功能,以及觀察黃斑部有無病變。
眼科名醫呼籲:信任專業醫師
醫師提醒,家長為了孩子的眼睛健康,應該信任專業醫師。避免「道聽塗說」,做出錯誤的選擇,避免孩子視力惡化後才緊急就醫,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
此外,也建議小孩的視力檢查應提早至3歲,因為孩子在3歲視力已經成熟穩定,此時,即可接受視力檢測,並開始接受視力矯正,而且矯正效果遠比等到小一入學才做視力測檢並接受矯正的效果來得好。
責任編輯: 心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