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案的關鍵
——全民信任危機

【看中國2016年09月20日訊】雷洋案發已4個月依然還是網民談論的話題。今天看到微信群裡很多朋友為此熱烈爭論。其中一個朋友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事實同樣不清晰的情況下,為什麼大部分老百姓,對雷洋更傾向於做無罪判斷,而對警察則傾向於做有罪判斷?」我認為,這個問題正是雷洋案所反映的各種社會矛盾中,更本質、更關鍵的問題,超過了我們許多人一直糾結和爭論的該案件表面的事實和細節。因為老百姓針對雷洋案所表現出的熱衷和強烈反應,不只是出於對雷洋案本身,更出於百姓內心淤積情緒的一次藉機流露。

全民信任危機

無論百姓對雷洋案的判斷是否正確,是否理性,這都表現出一個嚴重的事實——百姓對政府,對政府各個職能部門和全體公務員,以及他們一切行為的原因、過程和結果,都充滿了不信任和習慣成自然性的不滿。

這是政府行為給百姓長期印象的積累和百姓久經壓抑內心的真實流露。這應該是當權者最應該重視甚至敬畏的時刻,當民心與政府相背到這種程度,一個海量燃油庫多處泄漏但還未遇明火引爆的時刻。這種普遍不信任的心態,已經遠遠盛於當年引發文革時的民眾心理基礎。現在很多老百姓呼喚毛主席,呼喚文革再來,不論他們是否理性,都是需要去理性看待的一種社會心理的表現。

雷洋案已經發生了,已經爆發了,此時,政府或精英、學者還去指責百姓的無理性,既於事無補,又本末倒置。因為根源在當局自己,百姓的心病是政府長期給予的不滿、忽視和愚弄所積累的慢性加重的頑疾。

庖丁解牛,動真格絕無僥倖

現在唯一可能嘗試的就是一方面政府對自己動真格地開刀,甚至不惜體制性脫胎換骨;另一方面讓民間心態和社會風氣真正地正向積極地轉變。前者如3年多的反腐,又有助於後者矛盾惡化的緩解,而後者的安定又是保證前者能否順利的必需。

就後者即社會心態的正向轉變而言,當政府強調了多年「發展就是硬道理」、「悶聲發大財」、「黑貓白貓」,而全面弱化甚至否定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中人性、道德、倫理對社會的良性功能,唯一剩下的就只有所謂「愛國主義」了。可是,在當前官民之間如此不信任的環境下,「愛國主義」已經失靈甚至每每掉入「害國主義」陷阱。此時,唯有開放傳統文化,開放信仰,開放言論空間和民怨抒發和緩解(包括自我緩解)的空間。

政府一味強硬,肯定已經不行了。89年時,僅針對北京學生和市民,當局還勉強地險險過關,鄧小平在當時卻已經把運氣、把寶都押盡了,並斷言只能將矛盾爆發推遲30年。而現在,通過反腐和腐敗之間的3年較量,老百姓都能看出來,即使統治階級內部,中央與地方互不信任,中央與軍隊互不信任,軍隊官兵間互不信任,再加上雷洋案所反應出的民間信任危機,北京當局面臨的是全國、全民性的信任危機,已毫無當年那種僥倖空間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唐風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