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不吃瓜」先清後補有原則。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冬季是滋陰進補的好時節。但是,由於夏季炎熱、不少人過食冷飲、過度使用空調等而造成脾虛、脾胃功能虛弱等現象,這時大量滋陰進補就會加重脾胃負擔、造成消化不良、過於還會滋膩加重濕濁、導致秋季泄瀉、冬季四肢冰冷等症狀。所以,秋季進補最重要的是先清、而後補,進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進補之前先應排出濕邪
去除濕熱之邪的食品如:綠豆、扁豆、薏米、荷葉等,它們具有燥濕、健脾、利尿、恢復脾胃功能等功效。
飲食平衡是進補的重要原則
適於秋季平補的佳品有:芝麻、核桃、紅棗、豆類、蓮心和桂圓等。
秋季進補要調理脾胃、循序漸進
粥,滋補養人。
秋季進補要調理脾胃、循序漸進。合理的滋陰進補可以煮粥、煲湯,多食根類、莖類、殼類食品,達到醒脾開胃、彌補夏季的過度消耗、增強人體耐寒適應力等效果。茯苓、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有健脾和胃、燥濕、補脾等功效。
秋季進補要順應節氣的變化
《內徑》提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所以,順應季節的變化,生活中要早臥早起、飲食上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精神內守、等都是要基本遵守的原則。
多食菜果、不食瓜。(以上為網路圖片)
秋季進補因人而異
老人、病後體弱、或患有慢性胃炎、腸炎的人可能虛不受補,因此,雖體虛,也不可進食大量歸、參、肉桂、阿膠、羊肉、鹿茸等溫熱的食品,驟然加重脾胃負擔、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加重秋燥。
民間有「立秋不吃瓜」的說道,立秋後天氣轉涼,西瓜、黃瓜類的蔬果多屬寒涼,立秋後天氣早晚溫差大,肌膚皮毛收縮、濕氣不易外泄,此時若再食西瓜、黃瓜這些寒涼的瓜類,就會寒濕互結、滯留體內,所以,感受夏季暑濕、陽氣不足體體質的人,以及老人、小童、病後體虛的人,最好就不要再吃了。如若佐餐節日大魚大肉,可以少量清涼、緩解油膩、提胃口,吃黃瓜時不妨加點醋。
責任編輯: 蘇菲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