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能夠調整自律神經平衡,改善血液循環。(網路圖片)
90%的病,都要靠自己好起來!日本頂尖腦外科醫師岡本裕認為,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小至感冒、過敏,大至糖尿病、高血壓,都需要靠著提高人體的自癒力才能痊癒。即使有些疾病需要短期的對症和藥物治療,也只是用來延長生命,才能讓病人的自癒力的完全發揮。
岡本裕醫師長期從事惡性腫瘤臨床治療與研究。他指出,壓力是導致癌症發生的最大原因。使命感和責任感較強的人,都會因為忍受過多「討厭」的事,而負荷太大的壓力。如果不能懂得迴避壓力,就會對身心造成持續擴大的傷害。
因此,岡本裕醫師認為,年過四十歲以後,就應該盡量正視自己的感覺,除了避免討厭的以外,對大部分事情的也不要過度追求完美,即使是以下介紹能夠提高自癒力的生活習慣,也不一定要全部徹底執行,只要「勉強及格」即可。
1、抬頭挺胸
上半身前傾、低頭往下看的動作,都會使交感神經活躍、呼吸急促、血液循環下降,導致自癒力下降。特別是現代生活中,辦公室久坐、低頭劃手機的族群越來越多,更須時時注意自己的姿勢,保持抬頭挺胸、讓上半身重心往後,並提高視線、偶爾看看天空,矯正不良姿勢。
2、緩慢深呼吸
深呼吸能夠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改善全身血液和氣的循環,對情緒也有正面的影響,可以使心情平靜、幫助身體放鬆。相反地,短而急促的呼吸,則會使情緒和身體變得亢奮。
深呼吸時,可以採行站姿或坐姿並打直背部,嘴巴自然張開並儘可能長長、慢慢地吐出一口氣。氣吐盡後,再以鼻子深深吸氣,儘可能讓肚子鼓起。岡本裕醫師建議,每天應深呼吸30次以上。
3、按摩手指
按摩手指有助於調整自律神經,並控制循環、消化、代謝、調節體溫等作用。用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以略為感到疼痛的力道,按壓每隻手指和腳趾的指甲生長處約十秒,每天十次,能夠活化自律神經。
適度刺激百會穴,能夠平衡自律神經,提高自癒力。(網路圖片)
4、刺激穴道
岡本裕醫師指出,頭部的百會穴是身體的中心穴道,適度刺激百會穴和周圍的四神聰,能夠平衡自律神經,並提高身體的「氣」。另外,刺激穴道時,身體會分泌具有鎮靜、止痛效果的腦內啡,使得副交感神經活躍,並增加淋巴球、提高自癒力。
百會穴位於頭頂,四神聰則是在百會穴的前後左右、距離約一個拇指寬度的地方。
5、冷熱水澡
岡本裕醫師認為,泡溫熱水澡再搭配冷水淋浴,是最佳的洗澡方式,能夠恢復自律神經的平衡、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增加淋巴球數量。
6、按摩小腿肚
想要改善全身血流,就要將積存的血液一口氣送回心臟。小腿肚是人體容易積存大量血液的地方,每天只要在洗完澡、小腿肌肉放鬆的時候,花10~20分鐘的時間,從阿基里斯腱附近往膝蓋的方向按摩,就能將小腿肚堆積的血液送回心臟,促進全身血流。
7、每天走6000步
人若沒有進行適度的活動,自癒力就會顯著下降。岡本裕醫師建議,每天至少走滿6000步,或是花一小時從事能讓心情放鬆、一個人悠哉進行、不用擔心勝負的運動,例如健走、游泳或其他輕微的有氧運動。
另外,每天睡滿7小時;飲食上應注意少油、少鹽,多吃當季、在地的食物,並盡量避免大吃大喝,以免體內活性氧增加、降低自癒力;注意排便是否順暢;適度補充營養品;適時出門旅行或閱讀轉換心情;控製藥物攝取量等,都是岡本裕醫師建議能夠提高自癒力的方法喔!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