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已經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圖)


中國經濟已跌入陷阱(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6月15日訊】前兩天,黨媒有篇文章,說中國已經不可能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作者是國研中心的副主任劉世錦教授,算是國家的智囊機構吧。劉教授的觀點,其實就一句話,我國現在達到的發展水平遠高於當年拉美國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時的發展水平,已經不可能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只要經濟能夠實現由數量追趕向質量追趕的平穩轉型,就能夠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社會。

其實,什麼是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明白,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當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老百姓收入達到中等水平之後,一下子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陷入停滯的一種情況,然後就是通貨膨脹、資產泡沫然後收入下降,再也起不來了。中等收入陷阱之前,還有個限定詞就是拉美,當年巴西和阿根廷就趕上過這個倒霉事,70年代這兩個國家,就已經發展的不錯了,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比我們國家當時可是收入高多了。但40年過去了,這兩個國家幾乎沒怎麼變化。現在老百姓的生活,反倒不如我們了。

那麼多少算中等收入呢?基本就在人均GDP一萬美元上下,我們現在剛好處在這麼個位置!也剛好出現了資產泡沫、剛好出現了經濟減速,剛好出現了庫存嚴重。說白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跟養豬的道理差不多,當你發現養豬能賺錢的時候,你就拚命養豬,當別人看見你養豬賺錢的時候,別人也就衝進來養豬,然後供給增加,老百姓一天卻只能吃三頓飯,需求並不擴大。所以最後養豬就不賺錢了,甚至開始賠錢,把之前賺的錢都賠了,還搞得村子裡到處都是豬。雖然能吃的起豬肉了(生活好了),但收入卻不在增加。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般的做法是有一家不再養豬了,而是做起了豬肉加工生意,從農戶變成了企業主,於是他的產品賣給了全世界,收入也就大幅增加,這就算跨過了中等收入陷阱。

那麼美國和日本以及歐洲怎麼衝過去的呢?美國人其實很僥倖,他們也沒少遇到麻煩,什麼大蕭條、石油危機、網際網路泡沫,一個都不少,只是美國人天生愛惹事,到處跟人家干仗,然後不斷的消耗國家生產的產品,消解國內大量財富,並轉移國家矛盾。比如大蕭條,你說是因為羅斯福新政搞活的,還是因為二戰,根本傻傻分不清楚。另外,美國人的體制優勢,和金融優勢,讓他總能站在科技的最前沿,引領發展,還用美元吸收全世界的精華,唯一的一次威脅來自於日本,但日本的衝刺速度過快,美國人使了個壞,伸出一腳,就把日本人絆了個馬趴。

說到日本,他們和德國人差不多,都是二戰的戰敗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雖然經濟很差,但軟實力在那,所以迅速從廢墟上崛起,然後通過貿易將產能輸出給全世界。對於出現的庫存,日本和德國連續產業升級,將重工業向輕工業,和電子科技工業轉化。最後變成高科技出口國家。另外,這兩個國家都比較注意貧富分化問題,日本還實行了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刺激民間投資爆發,然後國民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成功的化解了中等收入陷阱危機,跨過了最危險的階段,只不過後面日本人的路沒走好,膨脹了。雖然跨過了中等收入陷阱,但掉進了高等收入的坑,產生了巨大的資產泡沫,造成了經濟停滯。而德國人比他們更鬼,人家多走了一步控制房價!所以一直到現在還相安無事。

說回到我們這裡,我們之前走的貿易路線,確實把很多的過剩產能輸出到了國際,但現在連國際都飽和了,歐美在經歷了大的金融危機之後,已經需求大減,貿易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而國內需求看看收入就知道,其實根本走不通。再加上對房地產的助推,08年之後更是到了完全被綁架的程度,國內的貧富分化已經到了不可調節的水平,而貧富分化的背後是大量的資產泡沫和財富沒有消解。怎麼消耗這些東西,確實需要一次騰籠換鳥式的升級。讓國內巨大的財富,轉化為購買力,然後消耗過剩的庫存。

但問題是,庫存這個東西,現在最多的不是消費品而是房子,房子是不可能出口的,而內銷早就已經飽和了。況且,老百姓也沒錢,人均存款幾萬塊,是不可能買房子的,所以只能轉型,轉型成美國模式?似乎不具備金融定價權,沒法把資產泡沫輸出給全世界,走日本模式,我們的確實有點像,製造業努努力也許能趕上日本,包括當年的電視、錄音機、VCD,我們都打敗過日本產品,但然後呢?即再高端的東西比如汽車和攝像機這種,我們就真心沒什麼競爭力了。無論多努力,核心的元器件似乎也造不出來。所以科技消費品,我們不但不能壟斷世界,甚至還缺乏國際競爭力,更何況我們的麻煩也正是日本的問題,雖然我們還沒吃飽飯,但卻得了富人才有的糖尿病,所以其實我們已經找不到路了,美國和歐洲以及日本韓國的模式全都走不通。理論上我們已經掉到了一個陷阱裡,是不是中等收入,其實並沒那麼重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齊俊傑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