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者都在探討孫悟空的原型,多年來主要有三種論點:一是「本土說」,魯迅提出孫悟空原型來自中國民間傳說,他舉唐朝人李公佐小說中的怪獸—淮渦水神無支祁為證,認為孫悟空是由此演變而來的;二是「外來說」,胡適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詩《羅摩衍那》中找到一個神猴哈奴曼(Hanuman),提出孫悟空由神猴哈努曼演變而來;而上世紀80年代初,季羨林則提出一種「混血說」,他認為孫悟空是—個受多元影響兼收並蓄的藝術典型,「孫悟空這個形象基本上是從印度《羅摩衍那》中借來的,又與無支祁傳說混合的」。
許多學者都在探討孫悟空的原型。北京首都博物館的《西天諸神——古代印度瑰寶展》曾展出神猴哈奴曼。(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通天亭「白衣秀才」木雕神像 據說是孫悟空的前身
然而,考古工作者亦曾在福建省順昌縣嵐下鄉黃墩村,發現一尊孫悟空前身「白衣秀才」的木雕神像。當時根據福建省順昌縣博物館館長王益民介紹,這尊「白衣秀才」的木雕神像置於黃墩村海拔695米歧頭山岡「通天亭」的神龕內。這座通天亭建於明清時期,坐東朝西,面闊7.4米、進深6.9米,建築面積約51平方米。神龕內僅祀一尊高1.03米的「通天大聖」木雕神像,神像為頭戴綸巾帽、眉清目秀的文士造型。通天亭後約1米,平行矗立一座由三通石碑組成的「通天大聖」露天神壇,主碑豎行陰刻「通天大聖」楷體碑文,碑高0.98米,碑頂雕飾宋元風格的荷葉帽。
據介紹,《西遊記》故事經歷了唐代的唐僧階段,宋代的白衣秀才、猴行者階段,元至明初齊天大聖、通天大聖等名號不定階段,明代中期孫悟空被確定為齊天大聖階段。「白衣秀才」出自《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孫悟空化裝為白衣秀才,與玄奘一行六人相遇,自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來助和尚取經。
王益民說,雖然這尊「白衣秀才」木雕神像的雕制年代尚待確定,但就其形象傳承而言,卻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淵源,它的發現意義重大。順昌境內目前發現的四十多處通天大聖、齊天大聖神壇和廟宇中所見的孫行者神像皆為猴形,僅此一尊為早期的「白衣秀才」原型,它與當今國內發現最早的相關文獻記載相一致,是不可多得的實物佐證。
責任編輯: 飄蓬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