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若不能反映真實事件,會是很可怕的一種影響。(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1月14日訊】「The Mirror Metaphor.」這是一句對歷史的形容,古語亦云「借古諷今」,足見歷史之重要性。來臺之時,也正值課綱調整引起的學生反彈,以及兩岸對抗戰史的爭議。轉瞬間,就快離臺了,故寫寫一些對歷史的雜想。
威權政治之下,歷史自然是為統治者服務的。目前,在中國(指代大陸,下同)很多歷史,尤其是抗戰史就是這樣的一種工具。歷史這面「鏡子」,若不能反映真實事件,會是很可怕的一種影響。在此結合我的遭遇,來闡述一下這些東西:
一次和原校一起來臺的交換生聊天,她向我抱怨,臺灣老師說南京大屠殺確實存在,但沒死那麼多人,她感到很憤慨。和原先所接觸到的教育不同,難免心生懷疑牴觸,但是這段歷史到底為何成為一樁懸案?
中國著名歷史教師袁騰飛(生於1972年)的一段網路視頻,讓我得到了答案。他提到,在他初中(國中)時,這段歷史並沒有在歷史書上出現。當時中日處於「蜜月期」,日本對中國提供各方面的援助。而後來突然間,這段歷史被大家所得知,民眾民族情緒高漲,乃至如今中國普遍對日仇恨。
南京大屠殺是存在的,小時候,我的一位同學的爺爺,就是事件的倖存者。除他以外,他當時的所有家人遇難。同樣,許多中外人士的回憶錄也證實了這一點。但是問題在於,你說日本軍隊殺了人,那麼他具體殺了誰?納粹屠殺猶太人事後,遇難者是有名冊的,甚至還記錄了其個人喜好。而中國由於戰後動盪,以及一連串的政治運動,現今登記在冊的遇難者不到兩萬人,離所宣稱的30萬人相差甚遠。而對於慰安婦問題,中國官方至今沒有像韓國一樣向日本申訴,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這是何等的悲哀。
而更重要的是,中共自稱是抗戰的「中流砥柱」。這類搞笑並且出自官方的說辭,不僅在臺灣,甚至中國的社交平臺新浪微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彈。關於這條新聞的微博,點讚數排行榜前幾頁都是關於對此言論的諷刺和批判。轉頭來想,自己都做不到公正,你怎麼讓別人來和你一起「正視歷史」?
同樣,中國的教育也使得民眾歷史觀錯亂。前幾天,在Facebook上我分享了一則關於六四事件的文章連結,隨即遭到同為陸生的兩位同胞「討伐」。
一位說:「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拿出來說幹嘛?」我回覆:「南京大屠殺也能忘麼?」(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要記住仇恨。)之後,得到的答案讓我傻眼,他說:「這不一樣,這是特殊時期採取的特殊手段……」;
另一位說:「因為要民主不符合中國現實,印度民主政府就沒中國搞得好……」。
說實在,我被這種神邏輯的歷史觀徹底顛覆了。同樣是血腥手段,同樣是要震懾中國民眾,自己人就能做的合理正當?就能做的利國利民?在我看來,不管人數多少,都是罪惡。而如第二位所說,是不是變相承認「中國人跪太久了,站不起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