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打」的中山大學博雅學院院長甘陽(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1月13日訊】學術歸學術,權力歸權力,學術評價體系讓學術共同體來操心,院長之類的,做個召集人也就罷了,別真的變成一個手眼通天,也權勢熏天的官僚。
很早就聽說過甘陽,據說,此人屬於那種「斯人不出,如天下蒼生何」的大師級人物。可惜,我卻從來沒有見過他,連遠遠望一眼的機會都沒有。然而,這位聲名如雷貫耳的大師,卻挨打了。報導上說,在中山大學博雅學院的會議上,一位這個學院的年輕教師,上去給了身為學院院長的甘陽幾個耳光。還好,甘陽沒有還手,挨打沒有演化成一場廝打。
甘陽是當今聞名的左派學者,官銜不僅有博雅學院的院長,還是中山大學高等研究院的院長,通識教育的總監。他的被打,肯定不是因為他是左派,並非立場之爭,卻跟他的官銜有關係。報導說,那位動手的年輕人,遲遲評不上副教授,按照中山大學的規矩,非升即走,眼看就要被解聘,換言之,飯碗要砸了。
得知甘陽大師被打的消息,別的不講,這個博雅學院的牌子,看來是砸了,連教師都上演全武行,還談什麼博雅呢?當然,當今之大學,各個學院院長跟教師之間,矛盾激化的,肯定不是這一例。開打的,也冒出來若干,只是,被打之人,都沒有甘陽這樣有名,網上沒有人樂意傳就是了。至於那些尚未開打的,彼此恨得牙根痒痒的,不知凡幾。
眼下中國的博士大躍進,不僅本土博士烏央烏央地湧出來,海歸博士也日漸其多。但凡像點樣的大學,想進去做教師,一般都非海歸不問,現在已經到了非海外知名大學海歸不問的地步。所以,在大學找個教職,眼見得是越來越難了。引進的非升即走的制度,又逼得這些剛剛步入學術領域的年輕人,拚命出成果,出的不夠,就要被淘汰,重新找飯轍。別的不講,這個人就丟不起。
這種非升即走的制度,據說是引進美國的。但是,人家大學的學術自由,大學自治和教授治校不引進,單單引進這個,合理嗎?講理嗎?當然不。原本就是頭驢,非要安一條馬腿,能不跛腳嗎?因為這個,就會出麻煩,甚至大麻煩。因為,職稱評定,就未必公平。在一個官僚主導的行政化大學裡,年輕教師評職稱,院長至關重要。不管甘陽是不是學者,是左派還是右派學者,只要做了學官,就只能按照學官的邏輯辦事,否則,這個官兒就干不長。就算甘陽想好好幹,道德上也沒瑕疵,也抗不過制度。最大的問題是,這種官僚主導的職稱評定體系,本身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是很可疑的,很難讓人心服口服。就前幾天,我得知一個中國最著名高校的案例,一位有四部專著,幾十篇發表在國內外頂尖學術期刊成果的,跟另一位只有一部內部編著的PK,結果居然是後者獲勝,把人家學術成果多的硬給踢下去了。這樣的離譜的案例,比比皆是。這樣的學術評價和職稱評定體制,每每讓人出離憤怒,但卻無可奈何。
甘陽被打事件裡,那位年輕人有多冤,我不知道。甘陽挨打冤不冤,我也不知道。現在傳出來的消息,都是混亂的。想必不是個中人,不專門花功夫,是弄不清楚真相的。但是有一定肯定是清楚的,甘陽在這些年輕教師的職稱評定上,權力是相當大的。到底是他是因為不能秉公辦事導致了耳光,還是堅持原則遭了打,我們沒法說。但是,這樣的體制,的確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學術歸學術,權力歸權力,學術評價體系讓學術共同體來操心,院長之類的,做個召集人也就罷了,別真的變成一個手眼通天,也權勢熏天的官僚。當然,這樣的改革,在中國,實在是太難了。
最後,還要鄭重地提一句,不管怎樣,打人都是不對的,就算院長可惡,也只能文鬥,不能武鬥。不是說,甘陽是個左派,就該打。其實,在這樣的體制下,院長就算是右派,也差不多就是那個德行。站在左邊還是右邊,首先都姓官。雖說當今之世,做一個左派,或者知名左派,做起官來比較容易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