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電影海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15年上映的《捉妖記》(Monster Hunt),是一部劇本以《聊齋誌異.宅妖》為基調,並將演員與動畫結合在一起的奇幻喜劇電影。這部電影於今年七月上映時,即獲得好評。
《捉妖記》的萌妖「胡巴」
在《捉妖記》中,最受矚目的角色莫過於是動畫人物「胡巴」。來自妖界的胡巴,擁有如嬰兒般的可愛萌樣,令諸多明星紛紛發文傳遞對牠的喜愛。新聞報導亦列出網友對胡巴的諸多疑問,例如:胡巴是男,還是女?胡巴是素的,還是葷的?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令導演看了不禁莞爾一笑。
其實,有些人在初次看到胡巴之際,會誤以為牠是人參、胡蘿蔔,或是某項蔬菜的化身。其實不然。胡巴乃是出自於堪稱為「神話百科」的先秦古籍《山海經》中的一隻妖怪。
胡巴原型:《山海經》的「帝江」
導演許誠毅接受採訪時表示,胡巴的原型是《山海經》中的「神鳥帝江」。
據《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沌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看到《山海經》的這段文獻記載,切莫懷疑,螢幕上受人寵愛的萌物,實際上是一隻生存在西方天山上的帝江。牠的形狀如一口黃囊袋,顏色赤紅,擁有六隻腳及四只翅膀,雖然沒有五官,卻懂得唱歌跳舞。《捉妖記》中的胡巴,主要是增加了面部五官,顏色不同,以及刪減了翅膀。
千古奇書《山海經》
據說,《山海經》原本有附圖,名稱為《山海圖經》。可惜,此書於魏晉後失傳。不然,我們現在就可以根據書籍中的圖片,來與螢幕上的胡巴互相比對一下,看看究竟是哪一版的比較萌!
由於,包羅萬象的《山海經》,敘述了不少遠古時期的地理景況,記載了不少奇異詭譎的怪獸與神話故事,因此被認為是一部極具歷史價值的奇書。此書雖殊異,亦相當吸引人。相信女媧補天、誇父追日、精衛填海、后羿射日、黃帝大戰蚩尤、大禹治水等著名的神話傳說,你一定聽說過。這就是《山海經》的記載,雖然甚為光怪陸離,卻令人過目難忘。
受到《山海經》影響的文學、影視作品
因此,歷代文人當然不曾忘記於作品中提及之。例如,司馬遷編纂《史記》時,曾言道:「故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山海經》亦被列入《隋書地理志考證》裡面。
馬端臨於《文獻通考・卷二百四・經籍考三十一》說道:「作此可以破千載之惑。古今相傳既久,姑以冠地理書之錄。」
此外,東晉的田園詩人陶淵明於隱居時,創作的十三首詩的第一首《讀山海經》中道出閱讀《山海經圖》的樂趣:「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東晉史學家干寶的志怪小說《搜神記》,亦直承《山海經》的特色與影響。
作家魯迅也在回憶性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中,提及關於《山海經》的回憶道:「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當然,現代作家亦受到《山海經》的影響,例如桐華的小說《長相思》等。
在歷代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探見文人對於《山海經》的推崇或驚訝。而在現今諸多影視作品中,亦紛紛從《山海經》取材,例如:《大聖歸來》、《軒轅劍》、《傳說》、《天涯明月刀》、《花千骨》等。甚至連美國奇幻電影《博物館奇妙夜三》中的九頭妖相柳,都是從《山海經》取材,為電影添加了中國元素。
看來,《山海經》影響層面極廣,讓後人紛紛從中汲取靈感,創造了相當豐碩的成果。倘若你閱讀過《山海經》,面對眾多取材自《山海經》的仙俠題材與角色,讓你感到最滿意的是哪一個呢?你又最期待《山海經》中的哪一號角色或傳說再被改編,再度躍然於紙本上或是螢幕上呢?相信,無論如何改編,《山海經》都已經成為被後世肯定的「寶典」,提供給後人無限的新奇與延伸。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