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將領趙奢,率兵援助韓國
在戰國末期,各諸侯國中,秦國日漸強大,經常侵擾鄰國,擴張勢力。周朝王四十五年(紀元前270年),秦國派兵二十萬,去攻打韓國,包圍了趙國的戰略要地於與(在今山西和順縣境)。
韓、趙兩國是近鄰,唇齒相依。在這緊要關頭,韓國派使臣向趙國求援。趙惠文王就命大將趙奢,率領五萬兵馬,前往援助。
趙奢是歷史名將,與廉頗齊名。他為人非常謙虛謹慎,閑暇時就向別人討教兵法;作戰時,奮勇當先,而且十分講究策略,注意採納下級的意見。這次趙奢率軍從國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西南)出發,行軍三十里,即令軍隊停止前進,堅壁清野,做出長期堅守的樣子。
秦軍將領胡傷,則被假象迷惑,放鬆警惕,得意忘形地說:「這樣看來,於與(地名)是我們秦國的了。」這時,趙奢卻乘秦軍不備,率兵迅速趕到於與前線,佔領要塞,構筑工事,完成了戰鬥的各項準備。
趙奢接見士卒許歷,虛心採納建言
一天,侍衛人員向趙奢報告,有一個名叫許歷的士卒,說有重要事情,要面見將軍。趙奢立即接見了許歷。許歷見到將軍誠懇和藹,心中感到愉快,解除了顧慮,他對趙奢說:「我軍雖突然來到秦軍面前,使他們猝不及防,觸擊很大。但是,秦軍一向詭計多端,可能會利用我軍剛到,來個突然襲擊。趙將軍要留心才是。」
「對,你說的話,很有道理。」趙奢虛心地採納了許歷的建議,迅即作了佈置。
當天夜裡,秦將胡傷,果然親率一支軍隊,前來偷襲趙軍。但是趙軍已經做好準備,即以全營燈火突然齊明之姿,奮起反擊。秦軍士兵見勢不妙,沒等交鋒,便紛紛撤走。第二天,趙奢正在處理軍務,許歷又要求晉見將軍。
許歷對趙奢說:「兵法上說,佔有地利的軍隊,才能打勝仗。我察看附近一帶地形,最高、最險的是北山,秦軍卻沒去據守。我軍應該趕緊去佔據它。這樣,就可以居高臨下,威脅秦軍。」
趙奢再次接受許歷的建議,立即派兵一萬,佔領北山,一方面做好進攻的準備,一方面以小隊兵力,在山上搖旗吶喊,大造聲勢。
胡傷見狀,氣得暴跳如雷,急令秦軍立刻搶奪北山。這時趙奢率領大軍趕到,北山上的趙軍,也衝殺下來。兩路夾攻,殺得秦軍丟盔棄甲,大敗而逃。趙奢乘勝追擊,把秦軍趕出了韓國和趙國。
趙奢不居功,推薦許歷共享榮耀
趙奢率師凱旋,回到邯鄲。惠文王立封趙奢為「馬服君」,地位跟相國藺相如和大將廉頗相等,並誇讚說:「趙將軍遠道進軍,以少勝多,擊敗強大的秦軍,真是勞苦功高。」
趙奢很謙遜,他說:「我有什麼功勞呢?如果沒有將士們的齊心協力、英勇奮戰,是沒有辦法擊退強秦的。我特別要推薦士卒許歷,他曾兩次提出有益的建議。我根據他的建議,才取得這次勝利。」
惠文王說:「趙將軍不要過謙。正因為你虛心接受下級的建議,所以才能以弱勝強,打敗秦軍。至於許歷,我當然也會好好獎賞,就破格提拔他擔任國尉(當時的高級軍官)吧!」
正是:
好鋼受煉,
好官聽諫;
多聞識廣,
多行步健;
謙恭增智,
多多益善!
(事據《容齋隨筆》)
責任編輯: 予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