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重要,理念更重要(圖)
許多短視的家長,膚淺的老師,總以為教育理論、理念太深奧了,只要尋求幾個「絕招」,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好對付孩子或學生。這種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心態和打算,在教育孩子或學生時沒有不失敗的。教育理論、理念比起教育方法何以更重要?簡單的說,任何教育方法要達到什麼目地,實施到什麼程度,對孩子或學生是否適合,是否接受,有什麼效果?都得有理論根據,有實踐根據,要有成效!因為教育科學是實踐的科學。且不說錯誤的理論和理念,例如,「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名人」,肯定是錯誤的觀念。「人才」和「名人」沒有一個是「打」出來的。也許可以「打」出「技巧」、「技能」,斷斷打不出智慧、聰明和崇高的品德!「德才兼備」、「德高望重」、「德藝雙馨」……都是「德在先」、「理在先」。一個健康健全的人,「德「是統領「才」的,,「才」使用起來才更加符合人性,符合社會需要,「才」是靠「德」育出來的。「德」統領方法,方法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例如,「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長的奠基石」。這是家庭教育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成為家庭教育理論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孩子從呱呱落地來到世界上,他就無可選擇的要受到父母的知識、習慣、方法、語言以及行為方式的熏陶和教化,這就是家庭文化環境的影響,給孩子作為人類一員的基礎的全面影響。父母的教育方法必須與此相對應。
生活中一些簡單的事父母都不得忽略。孩子摔倒了,要讓他自己爬起來,在一旁鼓勵他;摔痛了,讓孩子哭幾聲,要他自己去拿紙擦眼淚,而不是要孩子去罵、去踢絆倒他的小板凳,出一口氣!否則報復心理從此誕生!在哄孩子不哭不鬧時,許多父母就嚇孩子「鬼來了」!?「老虎來了」!?「警察來了」!?這種方法只能培養膽小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各種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處理是關鍵。得意的體驗就是滿足,失意的體驗就是挫折。這些體驗給人的成長提供許多正面或負面的「精神感受」:父母要孩子事事「不讓人」、「不能受欺侮」、「他打你,你也打他」,或者是「要謙讓」、「要忍讓」、「不要以牙還牙」等等。這些「精神感受」都會在以後的人生中顯現出來。
還有一種教育理念,「急躁是意志弱的表現」;「只有心平氣和,寧靜的氛圍才能培養和發揮孩子的聰明才智」。因此,父母不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稍不遂意就發出一些「氣話」、「狠話」、「絕話」。如「一定要達到最好的成績」!?做不到或完不成「×××」,「不能睡覺」、「不能吃飯」、「不能看電視」、「不許跟朋友去玩」、「不給你買玩具」、「不帶你去旅遊」!!等等「十不能」、「十不准」。這種「不能和不准」會引起孩子極大的反感和失望,他的正常需要被家長剝奪了。家長急躁有時會毫無方寸,失當的語言或暴躁的行為就成為加固孩子心不靜和逆反的催化劑。心理學實驗認為,心態平和和寧靜的氛圍(心理環境)毫無任何干擾,它能調動人的記憶,恢復記憶線索,把儲存的信號(知識、信息、技能等)提取出來。讓人聰明、智慧。
我的八歲的小孫子有一句話說了「五年」,給我觸動很大。他從三歲不到就對我說:「我自己來」!包括穿衣、睡覺、蓋被、打電話、開關電視機、「玩電腦」、「鏟雪」,吃喝拉撒無所不包。一般概念裡,這點孩子是「不讓他自己來的」。事實卻讓我看到,這些事樣樣都可以「自己來」。當然也可能「自己來」時「闖禍」、「不盡人意」、「不守規則」,可他「自己來」時,有成就感,靠自己,不依賴別人,培養了自信心、自治精神,培養了獨立和集中精神的能力和統合能力。如果稍加指導,會培養處理事務的精確性、注意力。孩子開始欣賞自己(比父母的嘉獎都重要);而且手指、肌肉,控制力達到發展,這對孩子向成熟、理智發展有極大的推動力。我發現,小孫子的許多「自己來」都是在他喜悅的心情中完成的。
滿足孩子的心願,放手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自己來」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方法,去掉「怕」的心態在旁做一些指導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揚子江更多故事請看﹕
https://m.secretchina.com/taxonomy/1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