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動華美的漢字貴族——鳥蟲書(組圖)

1973年,甘肅居延考古隊在居延肩水金關遺址發現一件紅色織物,上邊有系,正面墨書「張掖都尉棨信」六字。經考證,這件「棨信」就是古書上記載的「信幡」。顏師古注《漢志》時提到,「蟲書,謂像蟲鳥之形,所以書幡信也。」由於這件棨信上的字體筆畫盤旋屈曲,如蟲體般蜿蜒,有別於常見的篆體字,故李學勤先生懷疑它就是文獻中記載的「蟲書」。

張掖都尉棨信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中記載:「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因古代的「蟲」字意義寬泛,不僅包括今義的蟲,還可以包括所有的動物。所以,其中的「蟲書」,也是鳥蟲書、鳥蟲篆的另一種稱法。

鳥蟲書,是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代盛行於吳、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諸國的一種特殊文字。春秋戰國之際,漢字形體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化,地域色彩更加濃厚,鳥蟲書作為其中的一支,常以錯金形式出現,高貴而華麗,富有裝飾效果,變化莫測,頗難辨識。

鳥書的筆畫作鳥形,即文字與鳥形融為一體,或在字旁與字的上下附加鳥形作裝飾,如越王勾踐劍銘。

越王勾踐劍銘(網路圖片)

這種字體多見於兵器,少數見於容器、璽印,至漢代禮器、漢印,乃至唐代碑額上仍可見。蟲書筆畫作蜿蜒盤曲狀,中部鼓起,首尾出尖,長腳下垂,猶如蟲類身體之彎曲。春秋晚期楚王子午鼎銘,除少數幾個字近鳥書外,其餘多屬蟲書。吳王子於戈銘亦是鳥書與蟲書。蟲書不僅見於容器、兵器,還見於戰國古璽及兩漢銅器、印章、瓦當。可以說,鳥書與蟲書都是以篆書為基礎演變而成的一種美術字體

王子於戈(網路圖片)

這種美術字體的構型頗具特色,除了單純地在文字旁附加鳥形裝飾外,也有將鳥形裝飾融於文字的筆畫中,或者做簡化的的鳥形、蟲形等,變化多樣。 在結構上,並非毫無規律可循,據馬國權先生和容庚先生的研究,鳥蟲書的書寫,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如:加單鳥於文字的上、下、左、右,及加雙鳥於文字的上、下、上下、左右等位置的構字規律,通過不同的組合,形成了千姿百態的風貌。

然而,這種文字並非是另一種文字系統,而是經過裝飾美化的的文字,這種美化是當時對字形的審美意識而興起的一種潮流反映,並不是文字本身的需要。

相比較而言,在文字方面,鳥蟲書應是最能體現文字南方文化特色的。然而,鳥蟲書體卻不僅僅只流行於南方諸國。1974年,在洛陽的一座戰國墓中,曾出土一柄有象牙鞘和珍珠劍首垂飾的青銅劍,工藝精美,劍身用紅銅以「錯金」的方式錯出的「繁陽之金」四字。這四個字,既保留了晉文字體「豐中銳末」的特點,又吸收了楚國鳥蟲書流動飄逸的風采。

對於鳥蟲書,有人認為它是文學書寫向藝術方向發展的標誌,也有人認為它犧牲了文字的書寫性,沿著這條裝飾化、美術化的道路發展下去,最終將導入一個非書法的誤區。這些分歧並不影響鳥蟲書的靈動華美的藝術價值。鳥蟲書的變化豐富多彩,充分顯示了古人無拘無束、活潑自由的造型想像能力;同時,在這些用心良苦的架構中,又強烈地傳達著古人對漢字的裝飾意識。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