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流河水庫驚現「怪石圈」!今夏,由於少雨,碧流河水庫水位下降,一部分水庫淹沒區逐漸浮出水面。在水庫位於營口蓋州市楊屯鄉蘇子峪的淹沒區,連片的碎石圈在青草叢中若隱若現,而其中幾塊刻有特殊花紋的疑似古墓石塊,則引起了碧流河水庫管理者的注意。大連考古研究所專家從石塊花紋推測,石塊年代應在漢代以後,而考古學研究者劉俊勇則表示,「將軍墳」在相關資料上並無明確記載,該地區若真有墓葬或有關建築,在明代前後的可能性較大。
奇!水庫淹沒區露出「成片石圈」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陸域面積萬餘平方公尺,這些石圈到底是啥?8月13日,到達碧流河水庫位於蓋州市楊屯鄉蘇子峪的淹沒區時,也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原本是碧波蘯漾的水面,現在已是青草依依,附近農家的牛群在這裡悠閑地吃著草。就在這片草地上,還依稀分布著成片的碎石圈,已露出水面的面積大約在萬餘平方公尺,放眼望去,頗為壯觀。
這石圈不會是古代城市的遺址吧?正當身邊的人議論之時,在附近放牛的居民劉大爺澄清了這個誤會。劉大爺說,自己自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就在此地居住,這片石圈的所在地之前曾是一個公社的所在地,所謂石圈,只是移民動遷遺址而已。在這些石圈之中,幾個刻有特殊花紋的大石塊吸引了所有在場人的注意,而劉大爺在觀察了這幾塊大石頭後果斷地說,它們來自「將軍墳」!
神秘石塊疑來自三國「將軍墳」
現場觀察發現,這些刻有奇怪花紋的神秘石塊長寬約1公尺左右,一側有弧形凹槽,上面並無文字記載,也沒有人物形象,只有類似車輪、門、窗等形狀的圖案。劉大爺表示,這些石塊應該是當年公社建房之時,從附近山溝裡的「將軍墳」搬過來的,但是因為「將軍墳」地處山溝深處,他一直未曾親見。而傳說中的「將軍墳」所在地,目前已經淹沒在水庫中。
這些石塊真的來自「將軍墳」嗎?劉大爺口中的「將軍墳」又是什麼?關於「將軍墳」,當地曾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早在三國時期,遼東郡侯公孫度曾與曹魏作戰,遭遇曹魏大將軍司馬懿追殺,被亂箭射殺後葬於此地。一同被追殺的還有公孫度的孫女,葬在蓋州市什字街鎮李屯村塔後。人們口中的「將軍墳」就是公孫度之墓。傳說公孫墓園曾毀於戰亂,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人看見墓碑上刻有「公孫」字樣,因字跡太過模糊所以不辨其名,而該墓碑大約毀於1958年。
按照傳說,「將軍墳」與當地「蘇子峪」的地名還有所關聯。營口市民俗學家宗海麗在所著《碧流河的傳說》一書曾略述:當年公孫度曾救過一個孤兒,公孫度戰亡後,孤兒為其收屍葬於此,並立碑標記,銘勒「蘇子峪」,「蘇」字諧音「輸」,表明公孫度戰敗於此,「子」取「孫」的一部分,寓意「公孫」,「峪」字寓意山溝。
「將軍墳」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
對於石塊的奇特弧形凹槽,考古專家分析,可能是大型建築物裡,石柱或石碑的「帽子」,也就是「碑帽」。但目前從石塊的殘片來看,不能斷定石塊就來自「將軍墳」或者是古墓的一部分,也可能來自附近某個古代廟宇。
關於「將軍墳」的傳說,考古學研究者告訴劉俊勇表示,在營口文物誌上,並無關於「將軍墳」的明確記載,因此不能斷定「將軍墳」的歷史。現有的文物資料,大部分來自於第二次大陸全國文物普查,也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進行的普查,因為時間較為久遠,技術條件有限,所以文物資訊記載不全的現象也有可能存在。
石刻花紋年代有幾種可能
對於神秘石塊的年代,專家們有幾種推測:
推測1:漢代以後建築
考古研究所專家表示,此類花紋在中原地區的漢代文物上曾經出現,而流傳到北方需要時間,因此推測是在漢代以後。至於花紋所表述的含義,目前無法斷定。
推測2:遼代晚期石墓
劉俊勇表示,如果石塊來自墓葬,根據墓葬建制,也可能是遼代晚期的石室墓。據介紹,1972年,距離此地不遠的鞍山汪家峪曾發現一座遼代畫像石墓,墓室是由綠泥板岩石和石柱支筑,平面為八角形,單室墓。室內8個轉角立有石柱,兩柱之間嵌圖像石板。室內畫像內容均是孝子義婦故事。
推測3:明代前後
劉俊勇表示,根據鞍山、營口等地區的墓葬發掘情況,石塊屬於明代前後的可能性較大。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