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糧荒不遠了?!(圖)

 2014-01-05 03: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1
    小字

【看中國2014年01月04日訊】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早在唐代,玄宗皇帝就提出:理國者,在乎安人;安人者,在乎足食。時至今日,糧食更是最重要的資源,其對一個國家的生存發展所起的決定性作用,絕對是第一位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更認為:「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

官方增產數字水份多

月前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二○一三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六億零一百九十三萬五千噸,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二點一,實現了「十連增」的「豐年奇蹟」。這就是說,中國今年人均糧食達四百六十三公斤,而世界人均糧食只有三百二十一點七公斤,中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點四三倍。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卻是,多年來中國糧食進口卻一再創新高,十年間總額從百分之六點二增長到十二點九,翻了一倍多。二○一二年,中國進口糧食佔國內消費總量的比例已接近百分之十二,主糧淨進口總數為一千九百萬噸左右。事實說明,雖然中國官方多年來一直將百分之九十五的糧食自給率作為目標,但這個目標已難以守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在一三年初召開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百分之九十,如果按一個人一年吃八百斤糧食計算,二○一二年進口糧食相當於養活了一億九千萬中國人。

不少學者和經濟方面的權威對這一現象提出質疑,尤其是對增產數字多持不信任態度。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就認為:「為什麼中國糧食統計一直在增產,而進口量卻一直在增加?居民的需求增長是一個方面,統計水份也是不小的。因為現在的糧食產量靠估算,偏差太大了。」他的懷疑是有根據的:首先,今天的農村,由於實行承包,各農戶所收糧食再也不經過村幹部過秤入倉,只是各家根據自己的估算進行統計。農戶對此並不認真重視,各戶所報數字與實際產量往往存在很大差距,甚至有些只看看田中稻麥長勢,就進行估產,然後由好大喜功的村官隨意上報。甚至有官員們就通過地塊產量的估算數推定全縣的畝產量,乃至分類排定所有土地的糧食畝產數以及糧食總產數。

其次,播種面積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各地的收穫統計面積數字是以耕地面積而不是實際播種面積為基礎,按「以一推全」公式,推算出來的糧食總產量與實際耕地面積間也存在大量水份。據說各地方如果平均只要多報百分之五播種面積,全國一年就可能多報產量二千六百四十三萬噸。再加上誤差一千一百多萬噸,多報之數便高達三千七百多萬噸。特色體制下,虛報糧食播種面積,不但不會受到懲罰,還會得到糧食補貼的獎金。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公布糧食「十連增」的同時,部分地方糧食儲備庫虧損嚴重,中儲糧庫「碩鼠」滿倉,貪腐現象普遍而嚴重。有些倉庫的糧食儲備僅僅是半倉甚至是空倉。比如被稱為中國糧倉的東北,黑龍江和吉林等糧食主產區陸續被揭發國有糧庫已基本處於無糧狀態,並且越來越多的糧庫已現空倉。有的糧庫「已經有至少三年沒有糧食賣了」。安徽省某市存儲中央、省、市三級儲備糧,總容量約八萬噸的糧庫,自二○○七年秋就已清倉沒有一粒糧食了。消息傳出後輿論譁然。

由此看來,所謂「十連增」年豐糧足,無非是「畝產上萬斤」的翻版。可笑的是中央電視臺於二○一二年在農業部宣布可能實現「九連增」後,於八月二十三日的央視早間新聞報導中,就已按捺不住而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宣布,中國的糧食產量確實已經「趕英超美」,成為世界第一了。消息發布之後,有國內權威雜誌不理央視謊言欺騙,撰文指出:「美國農業生產的成功戲劇性地表現為產品過剩,大量出口以及提出各種減少產量的政府計畫」,其農業技術發達,以致「目前還看不到農業的終點」。而中國的農業事實是「至二○○八年,中國農業經濟水平與英國相差約一百五十年,與美國相差約一百零八年」!

城鎮化使農業深隱危機

中國豐年進口糧食其中另一原因是糧食的工業用量在大幅增長。在過去三十年中,中國人均肉食消費已從八○年的十三點七公斤增長到現在的五十九點五公斤,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十一點二公斤。畜牧業用糧食已耗去中國糧產的百分之四十五。

其次,城鎮化每年使一千七百萬農民從糧食生產者轉成了糧食消費者。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二○一一年中國外出農民工總數突破二億五千萬,種田靠的是四千萬留守老人,今天的農業竟成了農民的「副業」。另一方面,城市化佔用農田日趨嚴重,一九九六至二○○六年,全國耕地減少了一億二千四百萬畝。此外,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及短缺、農產品收益過低等都加劇了耕地的流失。中國受污染耕地達一億五千萬畝,固體廢棄物毀田二百萬畝,合計總佔中國耕地總量十分之一以上。糧產的危機還在於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坑農、害農的違法行為,以致「谷賤傷農」。二○一一年農民種一畝水稻收益僅有一百一十六元六角,除去一百零九元一角的國家糧食補貼,農民每畝純收益只有七元五角。尤其是土地國有化農民權益缺乏保障,迫使農民減少糧食生產。

糧荒險情危在旦夕

專家指出,如果中國要實現糧食的完全自給,需要有三十億畝以上的耕種面積,但現在實際己突破十八億畝紅線,有約百分之四十五以上的耕地缺口;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全國二千個左右的縣裡,有六百六十多個縣人均耕地面積低於零點八畝。聯合國對耕地有一個警戒線,人均耕地低於零點八畝的時候會發生生存危機。中國佔用可耕地帶來的險情,其實已危在旦夕。

事實上,當今世界糧食供需矛盾突出,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二○一二至一三年度全球穀物產需缺口約六百四十億斤。其次,每年全球穀物貿易量一般不足三億噸,大豆貿易量大約只有一億噸,兩項合計只有大約四億噸。而中國目前一年糧食消費量已經超過六億噸。即使中國有錢,將全球能用於出口的糧食貿易量全部買回來,也不夠吃半年。專家指出:中國的基本的口糧如果有百分之十的不足,社會可能會出現動亂;如果有百分之三十的不足,那整個社會就會陷入全面災難性的動亂。中國社會近十年沒有產生缺糧危機,靠的是世界各國的風調雨順及和平發展,實屬時也運也。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於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在京召開,聚焦糧食安全問題,說明中共對糧食可能產生的危機還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三農問題年年喊,成效卻甚微,體制不作改變,政治不改革,土地私有化無法實現,農民利益沒有保障,糧食危機的發生只在遲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爭鳴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